銅柱朱崖道路難,伏波橫海舊登壇。
出自唐朝張謂《杜侍御送貢物戲贈》
銅柱朱崖道路難,伏波橫海舊登壇。越人自貢珊瑚樹,
漢使何勞獬豸冠。疲馬山中愁日晚,孤舟江上畏春寒。
由來此貨稱難得,多恐君王不忍看。
注釋參考
銅柱
(1).銅制的支撐建筑物的柱子?!妒酚洝ば⑽浔炯o》:“其后則又作 栢梁 、銅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屬矣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易水行》:“手持匕首摘銅柱,事已不成空駡倨?!薄缎旅裢韴蟆?990.8.5:“白玉般的礎石上聳立著粗大的銅柱。”
(2).神話傳說中的天柱。《神異經·中荒經》:“ 崑崙之山 ,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?!?/p>
(3).銅制的作為邊界標志的界樁?!逗鬂h書·馬援傳》“嶠南悉平” 李賢 注引 晉 顧微 《廣州記》:“ 援 到 交阯 ,立銅柱,為 漢 之極界也?!?唐 張渭 《杜侍御送貢物戲贈》詩:“銅柱朱崖道路難, 伏波 橫海舊登壇。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馬氏銅柱有三》:“ 馬援 所立銅柱在 林邑國 ……此 漢 時所立銅柱在 交趾 者也; 馬總 為 安南 都護,建二銅柱於 漢 故處,劖著 唐 德,兼以明 伏波 之裔,此 唐 時所立銅柱亦在 交阯 者也; 五代 史 馬希范 攻 溪州 蠻,降之,乃立銅柱為表,命學士 李皋 銘之,此 五代 時所立銅柱在 五溪 者也?!?/p>
朱崖
(1).紅色山崖。 唐 陸龜蒙 《秋熱》詩:“午氣朱崖近,宵聲白羽隨?!?明 何景明 《姜子嶺至三坌》詩:“朱崖秀夏木,石壁映寒潭?!?/p>
(2).即 珠崖 。今 海南省 ??谑?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議對》:“ 賈捐之 之陳於 朱崖 , 劉歆 之辨於祖宗,雖質文不同,得事要矣?!?宋 蘇軾 《伏波將軍廟碑》:“自 徐聞 渡海適 朱崖 ,南望連山,若有若無,杳杳一髮耳?!眳⒁姟?珠厓 ”。
(3). 唐 李德裕 的別稱。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戶,故稱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一:“﹝ 令狐綯 ﹞洎身居巖廟,別無所長,諫官上章,可見之矣。與 朱崖 之終始,殆難比焉。”
道路
道路 (dàolù) 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;兩地之間的通道。也用于比喻事物發(fā)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road;way;path 人生道路 自張材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h3>伏波(1). 漢 將軍名號。 西漢 路博德 、 東漢 馬援 都受封為伏波將軍。見《漢書·武帝紀》、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苦熱行》:“ 戈船 榮既薄, 伏波 賞亦微?!?唐 劉長卿 《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》詩:“盛府依 橫海 ,荒祠拜 伏波 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 橫海 、 伏波 , 戈船 、 下瀨 ?!?/p>
(2).謂平息變亂。 王闿運 《丁文誠誄》:“抗急疏而請使,舉偏師以伏波。”
橫海
(1). 漢 將軍名號。謂能橫行海上。《史記·衛(wèi)將軍驃騎列傳》:“將軍 韓説 …… 元鼎 六年,以待詔為橫海將軍,擊 東越 有功,為 按道侯 ?!薄段倪x·陳琳<檄吳將校部曲文>》:“ 江夏 、 襄陽 諸軍,橫截 湘 沅 ,以臨 豫章 ;樓船橫海之師,直指 吳會 ?!?劉良 注:“樓船、橫海皆將軍號也。” 唐 劉長卿 《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》詩:“盛府依橫海,荒祠拜 伏波 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八七:“故人橫海拜將軍,側立南天未蕆勛。”
(2).橫行海上。 晉 木華 《海賦》:“魚則橫海之鯨,突扤孤游。” 宋 朱敦儒 《水龍吟》詞:“玉鳳凌霄,素虯橫海?!?/p>
登壇
(1).登上壇場。古時會盟、祭祀、帝王即位、拜將,多設壇場,舉行隆重的儀式?!度龂尽の褐尽り昂閭鳌罚骸拔?張景明 親登壇喢血,奉辭奔走,卒使 韓牧 讓印,主人得地。”《文選·陸倕<石闕銘>序》:“命旅致屯云之應,登壇有降火之祥?!?李善 注:“登壇,祭天也?!薄段倪x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:“然而杜門不用,登壇受譏?!?李善 注:“《江表傳》曰:‘ 權 既即尊位,請會百官,歸功 周瑜 ……’然登壇,即位之時也?!薄逗鬂h書·獻帝紀》“皇帝遜位, 魏王 丕 稱天子” 李賢 注引 晉 袁曄 《獻帝春秋》:“乃為壇於 繁陽 故城, 魏王 登壇,受皇帝璽綬。”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及 宋 受禪, 謝晦 謂 劉裕 曰:‘陛下應天受命,登壇日恨不得 謝益壽 奉璽紱。’”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:“君臣一體,自古所難。相國深薦,策拜登壇?!?唐 皇甫曾 《送徐大夫赴南?!吩姡骸拔恢氐菈?,恩深弄印時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撫兵》:“建牙吹角不聞喧,三十登壇眾所尊?!?/p>
(2).走上講臺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》:“始弘就館之禮,即受登壇之策。” 唐 杜牧 《送太昱禪師》詩:“結社多高客,登壇盡小師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詞采》:“ 陽明 登壇講學,反復辨説良知二字?!?/p>
(3).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。 魯迅 《熱風·隨感錄三十九》:“人格的平等,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;現在‘經驗’既已登壇,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?!?/p>
張謂名句,杜侍御送貢物戲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