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達(dá)非無仗,迍邅?zhàn)赃^憂
出自宋代趙蕃《寄王謙仲周子充丈》:
吳蜀三分地,沅湘合水流。
魚鰕今島嶼,蘭茝舊汀洲。
逾月雨連晝,莫春風(fēng)送秋。
濕桑蠶餓死,壞種谷漂浮。
弊屋無乾處,呈嗟幾日休。
事多徵放逐,文欲號窮愁。
懼禍初求免,茲行重失謀。
官曹待符檄,食事指衣裘。
淹速空占服,行藏漫倚樓。
生涯縱草草,行路勝悠悠。
弟妹懷天末,夢魂棲浪頭。
何當(dāng)?shù)蒙⑻?,從此具歸舟。
特達(dá)非無仗,迍邅?zhàn)赃^憂。
禁庭敦宿契,樞府記鄉(xiāng)州。
幾遇長安使,頻蒙禮翰投。
雖狐懸釜煮,且益破囊收。
憂禹思由溺,阿衡任內(nèi)溝。
豈伊儕子弟,而俾墮拘囚。
霄漢瞻歸雁,波濤羨沒鷗。
懷哉上南斗,去矣事西疇。
注釋參考
特達(dá)
(1).原謂行聘時惟圭、璋能獨(dú)行通達(dá),不加馀幣。后亦謂自達(dá)、自薦?!抖Y記·聘義》:“圭璋特達(dá),德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聘享之禮,有圭、璋、璧、琮。璧、琮則有束帛加之乃得達(dá);圭、璋則不用束帛,故云特達(dá)?!薄段倪x·王褒<四子講德論>》:“咨,夫特達(dá)而相知者,千載之一遇也;招賢而處友者,眾士之常路也?!?呂向 注:“特,獨(dú)也?!?晉 郭璞 《游仙》詩:“珪璋雖特達(dá),明月難闇投?!?唐 丘光庭 《兼明書》卷四:“珪璋德重,可以獨(dú)行,故曰特達(dá)?!?/p>
(2).特出,突出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此子珪璋特達(dá),機(jī)警有鋒?!?唐 任華 《雜言寄杜拾遺》詩:“英才特達(dá)承天睠,公卿誰不相欽羨?!薄杜f唐書·李德裕傳》:“ 德裕 以器業(yè)自負(fù),特達(dá)不羣。”
(3).至為明達(dá);極其通達(dá)。《晉書·江統(tǒng)傳》:“殿下天授逸才,聰鑒特達(dá)?!?唐 白居易 《論考試進(jìn)士事宜狀》:“儻陛下垂仁察之心,降特達(dá)之命,明示瑕病,以表無私?!?宋 蘇軾 《辯試館職策問札子》之二:“明智特達(dá),洞照情偽?!?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二章:“三百年中,雖有一二聰明特達(dá)之人,要皆為吾教化所陶熔。”
(4).特殊知遇。 唐 劉商 《送廬州賈使君拜命》詩:“特達(dá)恩難報,升沉路易分?!?宋 羅燁 《酬翁談錄·崔木因妓得家室》:“昨日荷特達(dá),使妾罰不及身,君之惠也?!薄稏|周列國志》第六六回:“臣受主公特達(dá)之知,無以為報?!?清 唐孫華 《蒙恩召乾清宮西暖閣》詩:“狗監(jiān)無媒逢特達(dá), 兔園 有冊笑空虛。”
(5).騰達(dá),顯達(dá)?!缎咽篮阊浴ゑR當(dāng)神風(fēng)送滕王閣》:“家寒窘迫,缺乏盤費(fèi),不能特達(dá),以此流落窮途?!?/p>
迍邅
(1).難行貌。 漢 蔡邕 《述行賦》:“途迍邅其蹇連,潦污滯而為災(zāi)?!薄段饔斡洝返谒娜兀骸袄蠋煾覆讲椒隇?zāi),纔脫了魔障,幸得這一路平安,又遇著黑水迍邅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阮龍光》:“倉皇歸去,步步迍邅?!?/p>
(2).指遲疑不進(jìn)。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京邸道故》:“但見氣吞虹倚天,長劍流光捻;及早定 天山 ,莫自迍邅?!?/p>
(3).處境不利;困頓。 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七:“英雄有迍邅,由來自古昔。”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嗟運(yùn)命之迍邅,嘆鄉(xiāng)關(guān)之眇邈?!?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神引》:“只要他好事能成,便受些迍邅也無礙。”
過憂
(1).過分地?fù)?dān)憂。 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今倉庫之積,尚可以用,獨(dú)安可以過憂將來之不足?!?/p>
(2).不必憂慮而憂慮。 宋 朱松 《吉貝》詩:“炎海霜雪少,畏寒直過憂?!?/p>
趙蕃名句,寄王謙仲周子充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