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嶠《汾陰行》:
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,汾陰后土親祭祠。
齋宮宿寢設儲供,撞鐘鳴鼓樹羽旂。
漢家五葉才且雄,賓延萬靈朝九戎。
柏梁賦詩高宴罷,詔書法駕幸河東。
河東太守親掃除,奉迎至尊導鑾輿。
五營夾道列容衛(wèi),三河縱觀空里閭。
回旌駐蹕降靈場,焚香奠醑邀百祥。
金鼎發(fā)色正焜煌,靈祇煒燁攄景光。
埋玉陳牲禮神畢,舉麾上馬乘輿出。
彼汾這曲嘉可游,木蘭為楫桂為舟。
棹歌微吟彩鹢浮,簫鼓哀鳴白云秋。
歡娛宴洽賜群后,家家復除戶牛酒。
聲明動天樂無有,千秋萬歲南山壽。
自從天子向秦關,玉輦金車不復還。
珠簾羽扇長寂寞,鼎湖龍髯安可攀。
千齡人事一朝空,四海為家此路窮。
豪雄意氣今何在,壇場宮館盡蒿蓬。
路逢故老長嘆息,世事回環(huán)不可測。
昔時青樓對歌舞,今日黃埃聚荊棘。
山川滿目淚沾衣,富貴榮華能幾時。
不見只今汾水上,唯有年年秋雁飛。
第五十八卷
注釋參考
埋玉
(1).埋葬有才華的人。語本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傷逝》:“ 庾文康 亡, 何揚州 臨葬云:‘埋玉樹箸土中,使人情何能已已?’”《梁書·陸云公傳》:“不謂華齡,方春掩質,埋玉之恨,撫事多情。” 唐 宋之問 《祭杜學士審言文》:“名全每困於鑠金,身沒誰恨其埋玉。” 宋 陸游 《傅正議墓志銘》:“公雖埋玉有餘馨,印授三品告諸冥?!?/p>
(2).埋葬女子?!痘ㄔ潞邸返诙兀骸巴ね夤聣炄撸簳r葬花於此,或傳某校書埋玉之所?!?/p>
(3).祭神的一種儀式。 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詩:“埋玉陳牲禮神畢,舉麾上馬乘輿出?!?/p>
牲禮
祭祀時的用牲之禮。視等級不同而有差異?!稌に吹洹贰巴扔谏酱ā?孔 傳:“謂五岳牲禮視三公,四瀆視諸侯,其餘視伯子男?!?孔穎達 疏:“公侯伯子男,尊卑既有等級,其祭禮必不同?!?/p>
馬乘
四匹馬?!秲x禮·聘禮》:“庭實設馬乘?!?鄭玄 注:“乘,四馬也?!薄抖Y記·大學》:“ 孟獻子 曰:‘畜馬乘,不察于雞豚?!?/p>
李嶠名句,汾陰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