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塞外,紛狐貉
出自宋代吳潛《滿江紅(姑蘇靈巖寺涵空閣)》:
客子愁來,閑信馬、到涵空閣。
誰為我、斂云收霧,青天為幕。
八萬頃湖如鏡靜,波神護斷東南角。
望孤帆、杳杳度微茫,山邀卻。
三塞外,紛狐貉。
三徑里,悲猿鶴。
笑鴟夷老子,占他頭著。
正使百年能幾許,看來萬事難描摸。
問吳王、池館復何如,霜楓落。
注釋參考
塞外
塞外 (sàiwài) 中國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(qū)。也叫“塞北” beyond the Great Wall 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。——翦伯贊《內(nèi)蒙訪古》狐貉
亦作“ 狐狢 ”。1.獸名。狐與貉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猿猴失木,禽於狐貉者,非其處也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侶狐貉於草澤之中,偶猿猱於林麓之間?!?清 孫枝蔚 《行路詩》:“老客縱歸情異昨,引領首丘愧狐貉?!?/p>
(2).指狐、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?!墩撜Z·子罕》:“衣敝緼袍,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,其 由 也與?” 朱熹 集注:“以狐貉之皮為裘,衣之貴者?!?漢 王褒 《圣主得堅臣頌》:“襲狐狢之煖者,不憂至寒之凄愴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和希韓魚字》:“客半衣狐貉,吾嘗慙蠧魚?!?/p>
吳潛名句,滿江紅(姑蘇靈巖寺涵空閣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路徑滑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