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咎失明義,寧由貝錦詩。
出自唐朝儲光羲《上長史王公責(zé)躬》
覆舟無伯夷,覆車無仲尼。自咎失明義,寧由貝錦詩。
松柏日已堅(jiān),桃李日以滋。顧己獨(dú)暗昧,所居成蒺藜。
大賢薦時(shí)文,丑婦用蛾眉。惕惕愧不已,豈敢論其私。
方朔既有言,子建亦有詩。惻隱及先世,析薪成自悲。
靈鳥酬德輝,黃雀報(bào)仁慈。若公庶伏罪,此事安能遲。
注釋參考
自咎
自咎 (zìjiù) 自己責(zé)備自己 blame oneself;rebuke oneself明義
(1).顯示忠義?!稌の涑伞罚骸皭琶髁x,崇德報(bào)功。”
(2).圣明的道義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匈奴》:“宜以厚德懷服四夷,舉明義博示遠(yuǎn)方。”
(3).猶要旨?!度龂尽の褐尽ご掮鼈鳌罚骸吧w聞盤于游田,《書》之所戒, 魯隱 觀魚,《春秋》譏之,此 周 孔 之格言,二經(jīng)之明義?!?/p>
(4).闡明義理。 明 何鏜 《重刻<誠意伯劉公文集>序》:“一曰窮經(jīng)以明義,二曰寓言以徵用。”
貝錦
(1).指像貝的文采一樣美麗的織錦?!段倪x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貝錦斐成,濯色江波?!?劉逵 注:“貝錦,錦文也。 譙周 《益州志》云:‘ 成都 織錦既成,濯於江水,其文分明,勝於初成,他水濯之,不如江水也?!?唐 李德裕 《斑竹管賦》:“始裁截以成管,因天資而具美;疑貝錦之濯波,似餘霞之散綺?!?清 顧汧 《桃源賦》:“若貝錦之澄鮮,而濯色於江渚?!?/p>
(2).喻誣陷他人、羅織成罪的讒言?!对姟ば⊙拧は锊罚骸拜沦忪迟?,成是貝錦?!?朱熹 集傳:“言因萋斐之形,而文致之以成貝錦,以比讒人者因人之小過而飾成大罪也?!薄吨軙び钗臏y傳》:“ 太祖 怒曰:‘ 測 為我安邊,吾知其無貳志,何為間我骨肉,生此貝錦!’乃命斬之?!?明 李開先 《事定公評后序》:“貝錦百端,讒舌千丈,始之者一線,而引之者滔天。” 康有為 《敬謝天恩并統(tǒng)籌全局折》:“交章飛文,變亂黑白,誣攻新政,貝錦如織?!?/p>
儲光羲名句,上長史王公責(zé)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