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緣識》:
智使千般用,思量也大愚。
黃昏直至?xí)?,皎日瑩康衢?br>瑞典通三界,華胥樂四隅。
諭開方便治,平坦絕崎嶇。
注釋參考
瑞典
(1).瑞應(yīng)的經(jīng)典圖書?!段倪x·顏延之<赭白馬賦>》:“并榮光於瑞典,登郊歌乎司律。” 李善 注:“瑞典,﹝龍馬﹞吐圖也?!?呂向 注:“以榮光瑞應(yīng)圖也?!?唐 王勃 《梓州飛烏縣白鶴寺碑》:“爰徵瑞典,肇錫嘉名?!?前蜀 杜光庭 《宣進(jìn)天竺僧二十韻詩表》:“ 崑嶠 白環(huán),首標(biāo)瑞典; 鐘山 火玉,顯謂祥珍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時(shí) 雒陽縣 獲白鼠, 昶 ( 盧昶 )檢瑞典,外鎮(zhèn)刺史二千石令長,不祗上命,刻暴百姓,人民怨嗟,則白鼠至……瑞典今不傳矣?!?/p>
(2).吉祥的典禮。 唐 徐彥伯 《南郊賦》:“覽太玄之神策,張集靈之瑞典?!?/p>
三界
(1).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、se{1-1}界和無se{1-1}界。見《俱舍論·世分別品》。 晉 慧遠(yuǎn)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求宗不順化》:“三界流動,以罪苦為場?;M則因緣永息,流動則受苦無窮。”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輪,念念未曾息?!?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歸依三寶贊》詞:“三界里,有取總災(zāi)危?!?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列子>》:“ 莊子 見道十三四, 列子 見道十七八,丁da{1*1}法之未東,皆未脫離三界?!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遙多快樂,遨游三界最清奇。”
(2).猶三屆,三期?!对贰みx舉志二》:“都監(jiān)歷三界,陞務(wù)使,一周歲為滿,月日不及者通理。務(wù)使歷三界,陞提領(lǐng)?!?/p>
華胥
(1).人名。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瓠子河》:“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,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,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?!?唐 司馬貞 《補(bǔ)<史記·三皇本紀(jì)>》:“ 太皥 庖犧氏 ……母曰 華胥 ,履大人跡於 雷澤 ,而生 庖犧 於 成紀(jì) ?!?庖犧 ,即 伏羲 。
(2).《列子·黃帝》:“﹝ 黃帝 ﹞晝寢,而夢游於 華胥氏 之國。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, 臺州 之北,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。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其國無帥長,自然而已;其民無嗜欲,自然而已…… 黃帝 既寤,怡然自得?!焙笥靡灾咐硐氲陌矘泛推街?,或作夢境的代稱。 宋 王安石 《書定林院窗》詩之一:“竹鷄呼我出 華胥 ,起滅篝燈擁燎爐?!?清 黃遵憲 《寄懷左子興領(lǐng)事》詩:“十載勛名輔英簜,一家安樂寄 華胥 ?!?郭沫若 《卓文君》第一景:“四處都是愁城?何處是 華胥 國境?幾次想,仰我三尺長劍,令我魂兒飛升!”
四隅
(1).四角?!抖Y記·檀弓上》:“蟻結(jié)于四隅?!?鄭玄 注:“畫褚之四角?!薄稜栄拧め寣m》“西南隅謂之奧,西北隅謂之屋漏,東北隅謂之宧,東南隅謂之窔” 宋 邢昺 疏:“此別宮中四隅之異名也?!?/p>
(2).四方;四周?!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經(jīng)營四隅,還返於樞。” 高誘 注:“隅,猶方也?!?晉 潘岳 《為賈謐作贈陸機(jī)》詩:“強(qiáng) 秦 兼并,吞滅四隅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官舍內(nèi)新鑿小池》詩:“中底鋪白沙,四隅甃青石?!?/p>
宋太宗名句,緣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