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師范《偈頌七十六首》:
五月端午節(jié),底事不須說。
百怪盡潛蹤,群魔俱殄滅。
注釋參考
百怪
(1).多種怪異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訂鬼》:“人之且死,見百怪。” 宋 蘇轍 《和子瞻泗州僧伽塔》:“蛟龍百怪不敢近,迴風(fēng)倒浪歸無蹤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龍神需舍利經(jīng)文》:“后舟載者俱見海神百怪,攀船而上,以經(jīng)軸為求。”
(2).各種奇想。 唐 韓愈 《調(diào)張籍》詩:“精誠忽交通,百怪入我腸?!?/p>
潛蹤
潛蹤 (qiánzōng) 潛藏蹤跡,使不為人知 go into hiding殄滅
消滅;滅絕。《書·盤庚中》:“乃有不吉不迪,顛越不恭,暫遇姦宄,我乃劓殄滅之,無遺育,無俾易種于茲新邑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今 即墨 士大夫復(fù)同心殄滅反虜,予甚嘉其忠者,憐其無辜?!?唐 劉禹錫 《賀梟斬鄭注表》:“氛妖殄滅,華夏乂安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赴婚遇兄》:“秉心赴敵,合力宣勞。殄滅兇殘,事同拾芥?!?/p>
釋師范名句,偈頌七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