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題高麗行看子》:
竹批雙耳風(fēng)入蹄,霜鬣剪作三花齊。
相隨西去皆良種,撼首勢(shì)竄迎風(fēng)嘶。
丹青不減陸與顧,麗人傳來譯通語。
裝為橫軸看且行,云是韓干非虛聲。
圉人乘馬如乘鶴,人馬相諳同呼啄。
中有二匹真游龍,爬梳迥立綠楊風(fēng)。
賈胡攜金贖此馬,亟呼工人臨舊畫。
我詩無分到三韓,寫向新圖時(shí)自新。
注釋參考
竹批雙耳
亦稱“ 竹批耳 ”。古代《相馬經(jīng)》稱良馬的雙耳為“耳如削竹”、“耳如楊葉”。意謂其雙耳外形小而尖削,猶如被斜削的竹筒,或如楊樹的葉片。 唐 杜甫 《房兵曹胡馬》詩:“ 胡 馬 大宛 名,鋒稜瘦骨成。竹批雙耳峻,風(fēng)入四蹄輕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》:‘馬耳欲小而鋭,猶如斬竹筒?!?黃注 :批竹,即《馬經(jīng)》‘削筒’。批,削也。 盧 注: 太宗 敍十驥,耳根尖鋭,杉竹難方?!衽p耳峻’本此?!?宋 樓鑰 《題高麗行看子》詩:“竹批雙耳風(fēng)入蹄,霜鬣剪作三花齊?!?元 周伯琦 《天馬行應(yīng)制作》:“昂昂八尺阜且偉,首揚(yáng)渴烏竹批耳。”渴烏,古代吸水的竹筒。
三花
(1).三花樹的略稱。 唐 李白 《贈(zèng)嵩少山焦煉師》詩:“二室凌青天,三花含紫煙?!?明 何景明 《簡汝立》詩:“ 少室 三花無客采, 小山 叢桂有人攀?!?清 周亮工 《哭陳磐生》詩:“詩能傳五葉,筆已秀三花。”參見“ 三花樹 ”。
(2).三辮;三片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春深詩》:“鳳書裁五色,馬鬣剪三花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圓駕》:“那 秦太師 他一進(jìn)門,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搗了千下,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。”
(3).道教指人的精、氣、神。 唐 呂巖 《五言》詩:“陰陽烹五彩,水火鍊三花?!眳⒁姟?三花聚頂 ”。
(4). 宋 蘇軾 《三朵花》詩序:“吾州有異人,常戴三朵花,莫知其姓名,郡人因以‘三朵花’名之,能作詩,皆神仙意?!焙笠蛞怨隰⑷ㄖ感逕挼玫?。 金 元好問 《同希顏欽叔玉華谷還會(huì)善寺即事》詩之二:“鐵笛不曾從二草,頭巾久已掛三花?!?/p>
樓鑰名句,題高麗行看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