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(jì)美珪璋質(zhì),流芳琬琰銘
出自宋代蘇籀《王季海求父宣義挽詞二首》:
里仁巾幾寂,遺懿滿瞻聽。
濟(jì)美珪璋質(zhì),流芳琬琰銘。
紙灰霏似雪,卷泣灑將冰。
念念存伽釋,超超拔九冥。
注釋參考
濟(jì)美
濟(jì)美 (jìměi) 在前人的基礎(chǔ)上發(fā)揚(yáng)光大 devep and expand 世濟(jì)其美,不隕其名?!蹲髠鳌の墓四辍?h3>珪璋(1).玉制的禮器。古代用于朝聘、祭祀?!肚f子·馬蹄》:“白玉不毀,孰為珪璋?!薄赌淆R書·禮志上》:“用珪璋等六玉,禮天地四方之神?!?宋 曾鞏 《明州擬辭高麗送遺狀》:“蓋古者相聘,贄有珪璋。及其卒事,則皆還之,以明輕財(cái)重禮之義?!?/p>
(2).比喻高尚的人品。《后漢書·黨錮傳·劉儒》:“ 郭林宗 常謂 儒 口訥心辯,有珪璋之質(zhì)。” 南朝 齊 王儉 《褚淵碑文》:“公稟川岳之靈暉,含珪璋而挺曜?!薄稌x書·陸機(jī)陸云傳論》:“觀夫 陸機(jī) 、 陸云 ,實(shí) 荊 衡 之杞梓,挺珪璋于秀實(shí),馳英華于早年,風(fēng)鑒澄爽,神情俊邁?!?/p>
(3).比喻杰出的人材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安貧》:“贄幣濃者,瓦石成珪璋;請(qǐng)託薄者,龍駿棄林坰?!薄杜f唐書·齊物傳》:“故金紫光祿大夫、太子太傅、兼正卿 齊物 ,宗室珪璋,士林楨干?!?宋 蘇軾 《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作詩為謝》:“我懷 元祐 初,珪璋滿清班。” 清 陳夢(mèng)雷 《寄答李厚庵百韻》:“玉樹秀紛錯(cuò),姻婭盡珪璋?!?/p>
(4).指使節(jié)。 唐 杜牧 《長(zhǎng)安雜題長(zhǎng)句》之一:“觚稜金碧照山高,萬國(guó)珪璋捧赭袍?!?明 張居正 《圣壽無疆頌》:“萬國(guó)集兮朝 未央 ,放庭實(shí)兮擁珪璋?!?/p>
(5).新生子的美稱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征北世子誕育上表》:“誕躬紫閣,膺祚朱紱。孤矢夙陳,珪璋攸覿?!?錢振倫 注:“《詩》:‘載弄之璋。’”《群音類選·百順記·王曾得子》:“賀麒麟一夕飛下天宮,朱扉外弧矢高懸,繡幕中珪璋歡弄?!?/p>
流芳
流芳 (liúfāng) 流傳美名 leave a good name 流芳百世 萬古流芳琬琰
(1).琬圭、琰圭。《書·顧命》:“弘璧、琬琰在西序?!?孔 傳:“大璧琬琰之圭為二重。” 蔡沉 集傳:“琬琰,圭名?!?/p>
(2).為碑石之美稱。 唐玄宗 《孝經(jīng)序》:“寫之琬琰,庶有補(bǔ)於將來?!?宋 蘇軾 《賀林待制啟》:“箸書已成,特未寫之琬琰;立功何晚,會(huì)當(dāng)收之桑榆?!?明 張居正 《擬唐回鶻率眾內(nèi)附賀表》:“寫諸琬琰,播 狼胥 瀚海 之聲;炳若丹青,掩 麟閣 云臺(tái) 之美?!?/p>
(3).泛指美玉。《楚辭·遠(yuǎn)游》:“吸飛泉之微液兮,懷琬琰之華英?!?洪興祖 補(bǔ)注:“琬音宛,琰音剡,皆玉名?!薄痘茨献印ふf山訓(xùn)》:“琬琰之玉,在洿泥之中,雖廉者弗釋?!?南朝 梁 劉峻 《辨命論》:“火炎 崐 岳,礫石與琬琰俱焚;嚴(yán)霜夜零,蕭艾與芝蘭共盡?!?唐 韓愈 《送窮文》:“攜持琬琰,易一羊皮,飫於肥甘,慕彼糠糜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觖望》:“花明寶鈿,光浮琬琰,是 廣寒 仙媛,合配風(fēng)流時(shí)彥?!?/p>
(4).比喻品德或文詞之美。 漢 東方朔 《七諫·自悲》:“厭白玉以為面兮,懷琬琰以為心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任命》:“崇琬琰於懷抱之內(nèi),吐琳瑯於毛墨之端?!薄赌鲜贰⒆駛鳌罚骸拔氖吩摳唬鼮樾?;辭章博贍,玄黃成采。” 元 鄧文原 《奉題延祐宸翰詩》:“官聯(lián)天府璇璣象,帝闡河圖琬琰文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史閣部書》:“今倥傯之際,忽捧琬琰之章?!?/p>
(5).玉液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穆王》:“﹝ 西王母 ﹞共玉帳之高會(huì),薦清澄琬琰之膏以為酒?!?元 張之翰 《一字硯賦》:“以藉古錦,以盛蟾蜍,以滴琬琰?!?/p>
蘇籀名句,王季海求父宣義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