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鳥凡禽處處鳴,獨憐清囀久無聲
出自宋代韓維《和子華兄方惜鶯聲之晚今忽聞之》:
山鳥凡禽處處鳴,獨憐清囀久無聲。
起從巖谷春風(fēng)晚,飛過林塘霽日明。
不為好音輕俗耳,自逢真賞動詩情。
少年樂事今拋盡,節(jié)物催人只自驚。
注釋參考
處處
處處 (chùchù) 在各個地方 everywhere 得其船,便扶向路,處處志之?!諟Y明《桃花源記》 在各個方面 in all respects 處處嚴(yán)格要求自己 在所有地方 all over 神州處處掀起建設(shè)祖國的浪潮獨憐
(1).特別喜愛;特別哀憐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滁州西澗》詩:“獨憐幽草澗邊生,上有黃鸝深樹鳴。” 金 元好問 《贈答劉御史云卿》詩之一:“獨憐夸毘子,一我無古今。共學(xué)君所貪,適道我豈任;相酧無別物,徒有好賢心。” 元 趙孟頫 《趙村道中》詩:“興亡自有數(shù),不敢問何如;獨憐野菊花,立馬為躊躇?!?/p>
(2).只可惜。 清 方文 《寄壽嚴(yán)顥亭母夫人七十》詩之二:“獨憐延頸處,不及介眉時。明歲來湖上,當(dāng)筵補一巵?!?/p>
清囀
清脆宛轉(zhuǎn)地發(fā)聲。多形容鳥鳴聲或樂曲聲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驅(qū)四牡之低昂,響繁笳之清囀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畫鶴賦》:“協(xié)云簫而清囀,隨蜺駕以遙旋。” 郭沫若 《行路難》中篇第二章:“主婦夫人很流麗地,很清脆地說著,真好像黃鶯兒在花叢里清囀的一樣。”
無聲
無聲 (wúshēng) 沒有一點聲音 silent;noiseless 無聲無息韓維名句,和子華兄方惜鶯聲之晚今忽聞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