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意自忘言,感脢豈滕口
出自宋代崔敦禮《還孟郎中詩卷用元韻》:
富貴邯鄲夢,齒發(fā)金城柳。
附炎非吾事,因心即我友。
得意自忘言,感脢豈滕口。
幸有君子交,淡成非醴酒。
注釋參考
得意
得意 (déyì) 滿意,感到滿足時(shí)的高興心情 proud of oneself;complacent;revel in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(huì)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。” 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?!?/p>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?!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?!?/p>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(dāng)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?!?/p>
滕口
張口放言。《易·咸》:“咸其輔頰舌,滕口説也?!?唐 韋瓘 《宣州南陵縣大農(nóng)陂記》:“ 范君 獨(dú)判於心,不畏滕口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萬春伶語》:“揖者不服,撐拒滕口。”
崔敦禮名句,還孟郎中詩卷用元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