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灼《范漕生日》:
治忽本天運,賢哲豈浪出。
中興信可期,帝為賚良弼。
嶄嶄岷峨山,西南著第一。
山靈借英氣,成此垂云翼。
才多浩江海,道大迷畛域。
磊落萬卷腹,斕斑五色筆。
曩參相君幙,謀入九地密。
復佩太守章,化行千里溢。
紫詔從東來,畀之使者節(jié)。
旋兼蜀大尹,繡衣?lián)韽?br>談笑百城聳,指顧萬事集。
但恐被賜環(huán),臺袞輔王室。
有如老忠文,殊勛照簡冊。
佳時過重五,適當懸弧日。
遠邇祈公壽,歡聲共一律。
伶俜涪江生,獨以文為業(yè)。
不敢嚴香火,不敢具芝術(shù)。
拂拭舊破硯,胸次稱突兀。
公掃河朔塵,請飛聊城檄。
公蹀定襄血,請勒燕然石。
待公黃發(fā)年,幾杖付閑逸。
從公綠野堂,哦詩繼元白。
注釋參考
相君
舊時對宰相的尊稱?!妒酚洝垉x列傳》:“ 儀 貧無行,必此盜相君之璧。”《后漢書·陰識傳》:“初, 陰氏 世奉 管仲 之祀,謂為‘相君’。” 宋 蘇舜欽 《寄富彥國》詩:“天子仄席旰未嘗,相君日暮猶廟堂?!?/p>
九地
(1).指各種隱秘難測的地形?!秾O子·形》:“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,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?!?梅堯臣 注:“九地,言深不可知?!?郭化若 注:“九地,各種地形,也含有極其深秘的意思在內(nèi)……九,泛指多數(shù)?!?/p>
(2).指地的最深處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遂古篇》:“九地之下,如有天兮?!?宋 文天祥 《呈小村》詩:“雷潛九地聲元在,月暗千山魄再明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龍飛相公》:“但深在九地,安望重睹天日乎!”
(3).猶九泉。指地下?!稌x書·胡奮傳》:“ 奮 唯有一子,為 南陽王 友,早亡。及聞女為貴人,哭曰:‘老奴不死,唯有二兒,男入九地之下,女上九天之上。’” 清 湯右曾 《荊州》詩:“ 龍陂橋 外坡陀血,誰洗忠臣九地魂?!?/p>
(4).用兵的九種地勢。 唐 司空圖 《王公河中生祠碑》:“於兵法之中,亦葉道家之理。雖戰(zhàn)同九地,或於危地爭先?!?元 羅貫中 《風云會》第三折:“作戰(zhàn)先將九地量,決戰(zhàn)須將五間防。” 清 顧炎武 《井陘》:“頗憶三分國,曾觀九地形?!?/p>
(5).指根據(jù)地質(zhì)、地形而分的九種土地。 漢 揚雄 《太玄·太玄數(shù)》:“九地:一為沙泥,二為澤池,三為沚崖,四為下田,五為中田,六為上田,七為下山,八為中山,九為上山?!?/p>
(6).猶言遍地,大地。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。” 胡云翼 注:“九地,九州之地,即‘遍地’的意思?!?明 劉基 《題李太白觀瀑圖》詩:“遙望瀑布水,自天垂白虹。大聲回九地,浮光散虛空?!?/p>
(7).陰陽家謂歷數(shù)有九地之數(shù)。參見“ 九天 ”。
(8).佛教語。謂眾生輪回之三界。凡欲界一地,se{1-1}界四地,無se{1-1}界四地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明佛論》:“等是人也,背轍失路,蹭蹬長往,而永沒九地,可不悲乎!” 唐 盧照鄰 《五悲·悲人生》:“三界九地,往返周旋?!薄抖鼗妥兾募g喜國王緣》:“和尚於是與夫人説三界九地人所生之處,壽命無限等事?!?/p>
王灼名句,范漕生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