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杜安世《惜春令》:
春夢無憑猶懶起。
銀燭盡、畫簾低垂。
小庭楊柳黃金翠,桃臉兩三枝。
妝閣慵梳洗。
悶無緒、玉簫拋擲。
絮飄紛紛人疏遠,空對日遲遲。
注釋參考
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吹雁雪紛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掣紅旗凍不翻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接一個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疏遠
疏遠 (shūyuǎn) 關系、感情不親近,冷淡 stand off 她的孩子們和她疏遠了對日
回答有關太陽問題的故事。出處有二:(1)《后漢書·黃琬傳》:“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……太后詔問所食多少, 瓊 思其對而未知所況。 琬 年七歲,在傍,曰:‘何不言日食之餘,如月之初?’ 瓊 大驚,即以其言應詔,而深奇愛之?!?2)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夙惠》:“ 晉 明帝 數(shù)歲,坐 元帝 膝上,有人從 長安 來……因問 明帝 :‘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?’答曰:‘日遠。不聞人從日邊來,居然可知?!?元帝 異之。明日,集群臣宴會,告以此意,更重問之。乃答曰:‘日近?!?元帝 失色曰:‘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?’答曰:‘舉目見日,不見 長安 。’”后因以“對日”為形容幼年聰慧之典。 北周 庾信 《傷王司徒褒》詩:“青衿已對日,童子即論天。” 唐 王維 《恭懿太子挽歌》:“翀?zhí)焱踝尤?,對日圣君憐?!?/p>
遲遲
遲遲 (chíchí)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象的更為緩慢,久久不能完成 slow 遲遲得不到結果 遲緩;拖延時間 delay 遲遲才作出判決杜安世名句,惜春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