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安中《菩薩蠻》
中軍玉帳旌旗繞。吳鉤錦帶明霜曉。鐵馬去追風(fēng)。弓聲驚塞鴻。分兵閑細(xì)柳。金字回飛奏。犒飲上恩濃。燕然思勒功。
注釋參考
吳鉤
亦作“吳鉤”。鉤,兵器,形似劍而曲。 春秋 吳 人善鑄鉤,故稱。后也泛指利劍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軍容蓄用,器械兼儲(chǔ); 吳 鉤 越 棘,純鈞湛盧。” 唐 盧殷 《長安親故》詩:“ 楚 蘭不佩佩吳鉤,帶酒城頭別舊游?!?ye{1-1}劍{1*1}英 《重讀<論持久戰(zhàn)>》詩:“一篇《持久》重新讀,眼底吳鉤看不休?!眳⒁姟?吳鴻 ”。
錦帶
(1).錦制的帶子。《禮記·玉藻》:“居士錦帶,弟子縞帶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錦帶者,以錦為帶?!?前蜀 薛昭蘊(yùn) 《浣溪沙》詞:“鈿匣菱花錦帶垂,靜臨蘭檻卸頭時(shí)?!?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綴以錦帶,懸以吳鉤。”
(2).即莼菜。 唐 杜甫 《江閣臥病走筆寄呈崔盧兩侍御》詩:“滑憶雕胡飯,香聞錦帶羹?!?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:“錦帶,即蓴絲?!侗静荨纷魃O,或謂之錦帶,生 湖南 者最美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八·莼》:“《詩》云:‘薄采其茆’,其蒓也。或諱其名,謂之錦帶?!?/p>
(3).花名。又名海仙花。 宋 王禹偁 《海仙花》詩之三:“錦帶為名卑且俗,為君呼作海仙花。” 宋 王闢之 《澠水燕談錄·事志》:“ 胊山 有花類海棠而枝長,花尤密,惜其不香無子。既開,繁麗裊嫋,如曳錦帶,故 淮南 人以錦帶目之。 王元之 以其名俚,命之曰海仙。”
霜曉
霜晨。有霜的早晨。 唐 魏樸 《和皮日休<悼鶴>》:“霜曉起來無問處,伴僧彈指遶荷塘?!?宋 蘇軾 《登州海市》詩:“重樓翠阜出霜曉,異事驚倒百歲翁?!?清 高愿 《南浦·秋水》詞:“白露濕蒹葭,溯中央,忽聽烏啼霜曉?!?/p>
王安中名句,菩薩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