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懷還把杖,憩石或支頤
出自唐代齊己《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有十八韻》:
何處陪游勝,龍興古觀時。
詩懸大雅作,殿禮七真儀。
遠繼周南美,彌旌拱北思。
雄方垂樸略,后輩仰箴規(guī)。
對坐茵花暖,偕行蘚陣隳。
僧絳初學結,朝服久慵披。
到處琴棋傍,登樓筆硯隨。
論禪忘視聽,譚老極希夷。
照日江光遠,遮軒檜影欹。
觸鞋松子響,窺立鶴雛癡。
始貴茶巡爽,終憐酒散遲。
放懷還把杖,憩石或支頤。
眺遠凝清眄,吟高動白髭。
風鵬心不小,蒿雀志徒卑。
顧我專無作,于身忘有為。
叨因五字解,每忝重言期。
舍此應休也,何人更賞之。
淹留仙境晚,回騎雪風吹。
注釋參考
放懷
(1).縱意,放縱情懷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 宋玉 含才,頗亦負俗,始造《對問》,以申其志,放懷寥廓,氣實使之?!?唐 李復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薛偉》:“樂浩汗之域,放懷清江;厭巘崿之情,投簪幻世。”
(2).開懷,放寬心懷。 唐 溫庭筠 《春日偶作》詩:“自欲放懷猶未得,不知經世竟如何?” 明 張煌言 《閑居》詩:“人居閒處非佳境,事到難時且放懷。” 王西彥 《鄉(xiāng)下朋友》:“ 莊道耕 先生又復放懷喝了幾杯酒?!?/p>
支頤
以手托下巴。 唐 白居易 《除夜》詩:“薄晚支頤坐,中宵枕臂眠?!?宋 蘇軾 《shi{1-1}八{1-1}大阿羅漢頌》:“第六尊者右手支頤,左手拊穉師子,顧視侍者擇瓜而剖之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粉蝶》:“每為之鼓《天女謫降》之操,輒支頤凝想,若有所會?!?/p>
齊己名句,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有十八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