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觀《過衡山贈廖處士》
未向漆園為傲吏,定應(yīng)明代作征君。傳家奕世無金玉,
樂道經(jīng)年有典墳。帶雨小舟橫別澗,隔花幽犬吠深云。
到頭終為蒼生起,休戀耕煙楚水濆。
注釋參考
傳家
(1).傳家事于子孫。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入此歲來,已七十矣。宿素衰落,仍有失誤,案之禮典,便合傳家?!?李賢 注:“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?!肚Y》曰:‘七十老而傳?!?/p>
(2).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。 宋 蘇軾 《再和許朝奉》詩:“傳家有衣鉢,斷獄盡《春秋》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張以韜來鶴》詩:“草圣傳家久著聞,斗看孤鶴下層云?!?老舍 《茶館》第一幕:“東西真地道,傳家的玩藝?!?/p>
奕世
累世,代代?!秶Z·周語上》:“奕世載德,不忝前人。”《后漢書·楊震傳》:“臣奕世受恩,得備納言?!?李賢 注:“奕猶重也?!薄端螘た琢罩畟鳌罚骸岸鴤鲊t,歷代迭用;襲封之印,奕世相傳。” 宋 司馬光 《宣徽惠穆呂公挽辭》:“奕世臺衡貴,盈門紱冕榮?!?清 何啟 胡禮垣 《新政論議》:“是故議院議員之法立,則奕世無失德之君?!?/p>
金玉
(1).黃金與珠玉。珍寶的通稱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盁o藏金玉,無重器備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金玉在九竅,則死人為之不朽。” 唐 杜甫 《黃河》詩之二:“愿驅(qū)眾庶戴君王,混一車書棄金玉?!?/p>
(2).比喻珍貴和美好?!对姟ば⊙拧ぐ遵x》:“毋金玉爾音,而有遐心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鈞世》:“是以古書雖質(zhì)樸,而俗儒謂之墮於天也。今文雖金玉,而常人同之於瓦礫也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》詩:“俯飲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”《玉嬌梨》第八回:“ 白公 説道:‘昨承佳句見投,真是字字金玉,玩之不忍釋手?!?/p>
道經(jīng)
(1).路過。《后漢書·西域傳·于窴國》:“ 元嘉 元年,長史 趙評 在 于窴 病癰死, 評 子迎喪,道經(jīng) 拘彌 ?!?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術(shù)技名家》:“后復(fù)之 杭 ,道經(jīng)向泊舟處,忽遇先日贈錢之婦?!?清 無名氏 《燼宮遺錄》卷下:“宮人道經(jīng) 承乾宮 ,戲推石獅子以為笑樂?!?/p>
(2).遵行的準(zhǔn)則。 漢 荀悅 《申鑒·政體》:“惟修六則以立道經(jīng),一曰中,二曰和,三曰正,四曰公,五曰誠,六曰通?!?/p>
(3).道家或道教的經(jīng)典?!赌鲜贰ゎ櫄g傳》:“案道經(jīng)之作,著自 西周 ;佛經(jīng)之來,始乎 東漢 。”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四》:“道經(jīng)者,云有 元始天尊 ,生於太元之先,稟自然之氣……所以説天地淪壞,劫數(shù)終盡,略與佛經(jīng)同?!薄叮纪ㄖ荆究傂颉罚骸暗兰覄t有道書,有道經(jīng),有科儀,有符籙,有吐納內(nèi)丹,有爐火外丹?!?/p>
典墳
典墳 (diǎnfén) 三墳五典的略語。泛指各種書籍 books 佇中區(qū)以立覽,頤情志于典墳?!憴C(jī)《文賦》張觀名句,過衡山贈廖處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