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鮑照《登廬山詩》:
訪世失隱淪。
從山異靈士。
明發(fā)振云冠。
升嶠遠棲趾。
高岑隔半天。
長崖斷千里。
氛霧承星辰。
潭壑洞江汜。
嶄絕類虎牙。
巑岏象熊耳。
埋冰或百年。
韜樹必千祀。
雞鳴清澗中。
猨嘯白云里。
瑤波逐穴開。
霞石觸峯起。
回亙非一形。
參差悉相似。
傾聽鳳管賓。
緬望釣龍子。
松桂盈膝前。
如何穢城市。
注釋參考
一形
(1).指事物的一種形式或形態(tài)。 銀雀山漢 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奇正》:“形者,皆以其勝勝者也。以一形之勝勝萬形,不可?!薄读凶印ぬ烊稹罚骸胺惨粴獠活D進,一形不頓虧,亦不覺其成,亦不覺其虧?!?/p>
(2).指個人形體。 晉 陶潛 《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》詩:“一形似有制,素襟不可易。”
(3).同一個樣子?!渡叹龝睢罚骸鞍倏h之制一形,則從,遷者不飾,代者不敢更其制?!?晉 郭璞 《山海經圖贊上·蠻蠻》:“比翼之鳥,似鳧青赤,雖云一形,氣同體隔?!?/p>
(4).猶言一種表現?!痘茨献印ぶ餍g訓》:“有一形者處一位,有一能者服一事。力勝其任,則舉之者不重也;能稱其事,則為之者不難也?!?/p>
鮑照名句,登廬山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