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長方《孔明》:
阿衡專美有商初,誰氏仿佛前規(guī)橅。
漢末諸君憤城孤,外召紹卓為韓盧。
毒流三輔被京都,鈇锧至乃誅無須。
紛紜少定郿塢誅,諸君自名谷與孤。
海內(nèi)各各援鼓桴,才如粟毛爭馳驅(qū)。
孔明高臥南陽廬,視之過前初若無。
三顧幡然去枌榆,實(shí)類有莘彼丈夫。
玄德沒地存孤雛,昏暗僅比曹丕奴。
扶之立國西南區(qū),君臣內(nèi)外靡咨吁。
茲事可直桐宮居,孔明乃古阿衡徒。
何人欲并齊夷吾,是將魚目方璠璵。
九原可作誰歸與,嗚呼斯人真起予。
注釋參考
海內(nèi)
海內(nèi) (hǎinèi) 古人認(rèn)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(huán)抱,因而稱國境以內(nèi)為海內(nèi) within the four seas;throughout the country 海內(nèi)之地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?!啤?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海內(nèi)大亂?!顿Y治通鑒》各各
(1).各自。《玉臺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執(zhí)手分道去,各各還家門?!?唐 元稹 《出門行》:“兄弟同出門,同行不同志。悽悽分歧路,各各營所為?!?胡懷琛 《送亞子歸梨里》詩:“十日匆匆成聚散,兩人各各有悲歡。”
(2).個個,每一個?!逗鬂h書·趙熹傳》:“帝延集內(nèi)戚讌會,歡甚,諸夫人各各前言:‘ 趙熹 篤義多恩,往遭赤眉出 長安 ,皆為 熹 所濟(jì)活?!凵跫沃!薄端鍟と辶謧鳌し繒熯h(yuǎn)》:“學(xué)生皆持其所短,稱己所長,博士各各自疑,所以久而不決也?!薄都t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且説 榮 寧 二府中因連日用盡心力,真是人人力倦,各各神疲?!?/p>
(3).每一種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宮竹心》:“《歐洲文學(xué)史》和《域外小說集》都有多余之本,現(xiàn)在各各奉贈一冊?!?/p>
(4).布散貌。 唐 元稹 《松樹》詩:“株株遙各各,葉葉相重重。”《迭雅》卷七:“各各,布散也。”
(5).象聲詞。 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一折:“天色昏黑,不知砍著甚么東西,只是各各的響?!?/p>
鼓桴
鼓槌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旗端四星南北列,曰天桴,鼓桴也?!?唐 元稹 《陽城驛》詩:“昔公居 夏邑 ,狎人如狎鷗,況自為刺史,豈復(fù)援鼓桴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其在 關(guān) 外之日,真人親御鼓桴?!?/p>
馳驅(qū)
(1) [gallop]∶飛馳
策馬馳驅(qū)
(2) [do one's utmost in sb.'s service]∶奔走效力,盡全力效勞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馳敺 ”。亦作“ 馳駈 ”。 1.策馬疾馳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拔釣橹段荫Y驅(qū),終日不獲一,為之詭遇,一朝而獲十?!薄稘h書·賈山傳》:“又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吏,與之馳敺射獵,一日再三出?!?顏師古 注:“敺與驅(qū)同?!?唐 杜甫 《哀王孫》詩:“金鞭斷折九馬死,骨肉不待同馳驅(qū)?!?清 楊思圣 《入棧紀(jì)行》:“壯懷在馳駈,漫自賦感遇?!?徐遲 《直薄峨眉金頂記》:“一座大雪山,先顯現(xiàn)了它的腰身,然后顯出了它的高峰群,它的全貌。它如同蠟象,馳驅(qū)而來,無可比擬的巍峨。”
(2).奔走;效力。 宋 蘇轍 《代張公祭蔡子正資政文》:“聲聞於朝,遂付兵樞,剔朽鉏荒,許之馳驅(qū)?!?清 黃遵憲 《<人境廬詩草>自序》:“余年十五六,即學(xué)為詩,后以奔走四方,東西南北,馳驅(qū)少暇,幾幾束之高閣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東京學(xué)界告鄉(xiāng)人書》:“今日磨礰學(xué)風(fēng),他日馳驅(qū)國事,離法律之觀念,即寸步不可行。”
(3).放縱。《詩·大雅·板》:“敬天之怒,無敢戲豫,敬天之渝,無敢馳驅(qū)?!?毛 傳:“馳驅(qū),自恣也?!?唐 李德裕 《論游幸狀·人君動敬天道》:“又古人云:‘動人以行不以言,應(yīng)天以實(shí)不以文?!S陛下稍節(jié)馳驅(qū),以順天意。”
陳長方名句,孔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