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枿雖無取,殘芳尚獲知
出自唐代湯悅《鼎臣學(xué)士侍郎、楚金舍人學(xué)士以再傷…成四十字陳謝》:
人物同遷謝,重成念舊悲。
連華得瓊玖,合奏發(fā)塤篪。
余枿雖無取,殘芳尚獲知。
問君何所似,珍重杜秋詩。
注釋參考
余枿
殘剩的樹木根株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沅水》:“ 吳 丹陽 太守 李衡 ,植柑于其上……今洲上猶有陳根餘枿,蓋其遺也?!?唐 白居易 《為宰相賀殺賊表》:“顛木之餘枿,痤疽之遺種。”
無取
(1).不取為己有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可以取,可以無取,取傷廉?!薄稏|觀漢記·張堪傳》:“時 述 珍寳珠玉,委積無數(shù), 堪 録簿上官,秋毫無取?!?/p>
(2).不足取。 晉 王謐 《重答桓太尉書》:“自謂擬心宗轍,其理難尚,非謂禮拜之事,便為無取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》詩:“盛名富事業(yè),無取媿高賢。” 浦起龍 心解:“無取,謂一無足取。” 宋 秦觀 《王儉論》:“大節(jié)喪矣,雖有一時之美,一日之長,足以夸污世而矯流俗,君子無取焉?!?/p>
殘芳
猶殘花。 唐 白居易 《東南行一百韻》:“殘芳悲鶗鴂,暮節(jié)感茱萸?!?宋 歐陽修 《寄劉都官》詩:“繞亭huang{1~1}菊同君種,獨對殘芳醉不成?!?元 石德玉 《紫云庭》第四折:“輕踏踐殘芳?!眳⒁姟?殘花 ”。
獲知
獲知 (huòzhī) 得知某種消息或情況 learn of an event湯悅名句,鼎臣學(xué)士侍郎、楚金舍人學(xué)士以再傷…成四十字陳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