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未知佚名《孫泰》:
孫泰,山陽人也,少師皇甫穎,操守頗有古賢之風(fēng)。
泰妻即姨妹也。
先是姨老矣,以二子為托,曰:“其長(zhǎng)損一目,汝可娶其女弟。
”姨卒,泰娶其姊。
或詰之,泰曰: “其人有廢疾,非泰不可適。
” 眾皆伏泰之義。
嘗于都市遇鐵燈臺(tái),市之,而命洗刷,卻銀也。
泰亟往還之。
中和中,將家于義興,置一別墅,用緡錢二百千。
既半授之矣,泰游吳興郡,約回日當(dāng)詣所止。
居兩月,泰回,停舟徒步,復(fù)以余資授之,俾其人他徙。
于時(shí)睹一老嫗,長(zhǎng)慟數(shù)聲。
泰驚悸,召詰之,嫗曰:“老婦嘗事翁姑于此,子孫不肖,為他人所有,故悲耳。
”泰憮然久之,因紿曰:“吾適得京書,已別除官,不可住此,所居且命爾子掌之。
”言訖,解維而逝,不復(fù)返矣。
注釋參考
吳興
(1).指 元 代書畫家 趙孟頫 。 趙 為 吳興 人,故稱。 明 董其昌 《畫禪室隨筆·跋趙子昂書<過秦論>》:“ 吳興 此書學(xué)《黃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》,時(shí)年三十八歲?!?/p>
(2).郡名。 三國(guó) 吳寶鼎 元年(公元266年)置。治所在 烏程縣 (今 浙江 吳興縣 南)。
(3).縣名。屬 浙江省 ,位于 苕溪 下游,濱臨 太湖 。
回日
(1).謂日神 羲和 駕車前進(jìn),不得過,為之回車。形容極高。 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(biāo),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賦秋鳴送劉衡州》詩:“峰前想回日,青冥生路歧?!?/p>
(2).來日。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寧宗慶元三年》:“若回日復(fù)相,必亂天下。”
亦作“廻日”。1.卻日回行。語出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:“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,戰(zhàn)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為之反三舍?!?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之四:“愧無 魯陽 德,迴日向三舍?!?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之一:“衝飇發(fā)而迴日,飛礫起而灑天?!?南朝 梁 江淹 《蕭拜太尉揚(yáng)州牧表》:“徒懷 漢 臣伏闕之誠(chéng),競(jìng)無 魯 人迴日之感?!?/p>
(2).歸來之日。 唐 賈島 《送神邈法師》詩:“繞房三兩樹,迴日葉應(yīng)紅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寄薛先輩》詩:“懸知迴日綵衣榮,仙籍高標(biāo)第一名。”
(3).他日,來日?!短綇V記》卷三三四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王乙》:“君若有情,廻日過訪,以慰幽魂耳?!?/p>
(4).諫止皇帝改變心意。日,喻皇帝。 唐 柳宗元 《為文武百官請(qǐng)復(fù)尊號(hào)表》之三:“臣等竭其精誠(chéng),發(fā)於交感,無以迴日?!?/p>
所止
(1).所居之地?!对姟ど添灐ばB》:“邦畿千里,維民所止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二六五引 唐 丁用晦 《芝田錄》:“又問弟知 白員外 所止否?”
(2).所到之地。 漢 枚乘 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然其所止,百步之內(nèi)耳。”
佚名名句,孫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