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峰前盡亭障,平安火在交河上。
出自宋朝陸游《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(fù)漢唐故地》
天寶胡兵陷兩京,北庭安西無漢營。
五百年間置不問,圣主下詔初親征。
熊羆百萬從鑾駕,故地不勞傳檄下。
筑城絕塞進(jìn)新圖,排仗行宮宣大赦。
岡巒極目漢山川,文書初用淳熙年。
駕前六軍錯錦銹,秋風(fēng)鼓角聲滿天。
苜蓿峰前盡亭障,平安火在交河上。
涼州女兒滿高樓,梳頭已學(xué)京都樣。
注釋參考
苜蓿
苜蓿 (mùxu) 一種生長廣泛的重要的歐洲豆科牧草植物( Medicago sativa ),具三小葉和藍(lán)紫色花,主要作為牧草和綠肥作物,在旱季可生存,這是因為它們有特別長的根系,可適應(yīng)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alfalfa亭障
亦作“ 亭鄣 ”。古代邊塞要地設(shè)置的堡壘?!段究澴印な貦?quán)》:“凡守者,進(jìn)不郭圉,退不亭障以御戰(zhàn),非善者也?!薄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办妒?酒泉 列亭鄣至 玉門 矣?!?北周 庾信 《擬詠懷》詩:“蕭條亭障遠(yuǎn),悽愴風(fēng)塵多?!?唐 柳宗元 《段太尉逸事狀》:“ 宗元 嘗出入 岐周 、 邠斄 間,過 真定 ,北上 馬嶺 ,歷亭鄣堡戍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遼左故人》詩:“桑麻亭障行人斷,松杏山河戰(zhàn)骨空?!?/p>
平安火
唐 代每三十里置一堠,每日chu{1~1}夜舉烽火報無事,謂之“平安火”。 唐 元稹 《遣行》詩:“迎候人應(yīng)少,平安火莫驚。” 唐 姚合 《窮邊詞》:“沿邊千里渾無事,唯見平安火入城?!薄顿Y治通鑒·唐肅宗至德元載》:“及暮,平安火不至,上始懼?!?胡三省 注:“《六典》:‘ 唐 鎮(zhèn)戍烽候所至,大率相去三十里。’每日chu{1~1}夜,放煙一炬,謂之‘平安火’。時守兵已潰,無人復(fù)舉火。” 清 錢謙益 《贈翁朔州兆吉》詩之一:“佛燈長似平安火,詩債渾如簿領(lǐng)塵?!?/p>
河上
(1). 黃河 邊?!对姟む嶏L(fēng)·清人》:“二矛重英, 河 上乎翱翔?!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?秦 攻 韓 汾陘 ,拔之,因城 河 上 廣武 ?!?司馬貞 索隱引 劉氏 云:“此 河 上蓋近 河 之地,本屬 韓 ,今 秦 得而城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徐端》:“﹝ 陳鳳翔 ﹞后以妄放潴水故,為 張制府 百齡 所劾,上命立枷 河 上,聞?wù)呖熘??!?/p>
(2).即 河上公 ?!段倪x·任昉<為蕭揚州薦士表>》:“物色 關(guān) 下,委裘 河上 ?!?李善 注引《神仙傳》“ 河上公 ,莫知其姓名也,嘗讀 老子 《道德經(jīng)》, 漢 孝文帝 駕從而詣之?!眳⒁姟?河上公 ”。
陸游名句,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(fù)漢唐故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