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感舊》
醉眼常輕兒女曹,西游對(duì)客尚能豪。
縷金羯鼓龜茲樂,鏤玉琵琶邏逤槽。
巫峽已回行雨夢,錦江空憶浣花遨。
閑情何計(jì)都除盡,為覓并州快剪刀。
注釋參考
縷金
(1).金絲。 后蜀 顧夐 《酒泉子》詞之二:“羅帶縷金,蘭麝煙凝魂斷。” 華鍾彥 注:“縷金,猶金縷也?!?宋 周邦彥 《垂絲釣》詞:“縷金翠羽,妝成纔見眉嫵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花氣濃拖兩鬢云,絳羅衫子縷金裙?!?/p>
(2).以金絲為飾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北苑妝》:“ 江 南晚季 建陽 進(jìn)茶油花子,大小形製各別,極可愛,宮嬪縷金於面,皆以淡妝,以此花餅施於額上,時(shí)號(hào)‘北苑妝’?!薄端问贰ぢ毠僦救罚骸暗畏劭|金花大犀軸?!?/p>
羯鼓
羯鼓 (jiégǔ) 我國古代一種鼓。腰部細(xì)。據(jù)說起源于羯族 an ancient drum龜茲
龜茲 (Qiūcí) 古代西域國名,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Qiuci state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(gè)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(shí)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邏逤槽
用 西藏 邏逤檀木制造的琵琶面上架弦的部件。 宋 陸游 《琵琶》詩:“ 西蜀 琵琶邏逤槽,梨園舊譜《鬱輪袍》。” 清 厲鶚 《過丁茜園齋觀陳洪綬合樂圖》詩:“鳳紋邏逤槽,只有 阿蠻 省。”參見“ 邏逤檀 ”。
陸游名句,感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