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罷離騷想芳草,吟成梁父對菱花
出自宋代劉宰《寄范黃中運(yùn)營》:
鐵甕城中十萬家,哀弦促管競繁華。
晝長獨(dú)有揚(yáng)雄宅,天遠(yuǎn)空浮博望槎。
讀罷離騷想芳草,吟成梁父對菱花。
客來莫問行藏事,且共廬仝七碗茶。
注釋參考
離騷
(1).遭遇憂患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:“離騷者,猶離憂也…… 屈平 之作《離騷》,蓋自怨生也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類對》:“ 劉斯立 跂 , 莘老丞相 長子,賢而能文。 建中jing{1-1}國 間,丞相追復(fù), 斯立 以啟謝諸公云:‘晚歲離騷,旋招魂於異域;平生精爽,猶見夢於故人?!?/p>
(2).離別的愁思。語本《楚辭·離騷》 漢 王逸 注:“離,別也;騷,愁也;經(jīng),徑也。言己放逐離別,中心愁思,猶陳直徑,以風(fēng)諫君也?!?唐 岑參 《送趙侍御歸上都》詩:“帝城誰不戀,回望動離騷?!?宋 方岳 《齊天樂·和楚客賦蘆》詞:“天豈無情,離騷點(diǎn)點(diǎn)送歸客?!?/p>
(3).牢騷。《北史·儒林傳論》:“ 孝籍 徒離騷其文,尚何救也?!?宋 蘇轍 《次韻子瞻見寄》:“ 賈生 作傳無封事, 屈平 憂世多離騷?!?/p>
(4).文體之一種。 宋 魏慶之 《詩人玉屑·詩體上》:“風(fēng)雅頌既亡,一變而為離騷,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,三變而為歌行雜體,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。”
(5).泛指詞賦、詩文。 清 杭世駿 《<東城雜記>序》:“斯誠離騷之博徒,藝苑之別子矣?!?/p>
(6).曲名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夜坐彈離騷》:“一曲《離騷》一椀茶,箇中真味更何加。” 游國恩 《楚辭概論·楚辭的名稱》:“﹝《離騷》﹞這個名詞的解釋,也不是 楚 言,也不是離憂,也不是遭憂和別愁,更不是明擾,乃是 楚 國當(dāng)時一種曲名。按《大招》云:‘ 楚 《勞商》只?!?王逸 曰:‘曲名也?!础畡谏獭c‘離騷’為雙聲字,古音‘勞’在‘宵’部,‘商’在‘陽’部,‘離’在‘歌’部,‘騷’在‘幽’部?!琛ⅰ枴摹?,并以旁紐通轉(zhuǎn),故‘勞’即‘離’,‘商’即‘騷’,然則‘勞商’與‘離騷’,原來是一物而異其名罷了?!x騷’之為 楚 曲,猶后世‘齊驅(qū)’‘吳趨’之類。 王逸 不知‘勞商’即‘離騷’之轉(zhuǎn)音,故以為另一曲名,正如他不知《大招》的‘鮮卑’與《招魂》的‘犀比’是一件東西一樣?!?/p>
芳草
(1).香草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竹林果園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號為近 蜀 ?!?后蜀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詞:“花榭香紅煙景迷,滿庭芳草緑萋萋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家門始終》:“萬古千愁人自老,春來依舊生芳草?!?/p>
(2).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?!冻o·離騷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?!?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顧?!?宋 劉攽 《泰州玩芳亭記》:“《楚辭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誰與玩此芳草?’自詩人比興,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?!?/p>
成梁
修建橋梁?!秶Z·周語中》:“故《夏令》曰:‘九月除道,十月成梁?!?韋昭 注:“成梁所以便民,使不涉也。” 清 曾國藩 《新寧劉君墓碑銘》:“鄉(xiāng)里除道成梁,捐金錢惟恐不贍,施藥療病,惟恐不周。”
菱花
(1).菱的花。 南朝 梁 簡文帝 《采菱曲》:“菱花落復(fù)含,桑女罷新蠶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車過臨平》詩:“清溪波動菱花亂,黃葉林疏鳥夢輕?!?/p>
(2).指菱花形的花紋。 唐 駱賓王 《王昭君》詩:“古鏡菱花暗,愁眉柳葉顰。” 前蜀 韋莊 《搗練篇》:“白袷絲光織魚目,菱花綬帶鴛鴦簇。”
(3).指菱花鏡。亦泛指鏡。 唐 李白 《代美人愁鏡》詩之二:“狂風(fēng)吹卻妾心斷,玉筯并墮菱花前?!?明 唐寅 《二郎神》曲:“整云鬟,對菱花,教人怕見愁顏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卻奩》:“兩個在那里交扣丁香,并照菱花,梳洗才完,穿戴未畢?!眳⒁姟?菱花鏡 ”。
劉宰名句,寄范黃中運(yùn)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我們一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