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咸杰《偈公六十五首》:
今朝十五日,叢林皆結(jié)制。
徑山有條攀條,無(wú)條攀例。
逼拶露柱燈籠,盡要心空及第。
現(xiàn)前普請(qǐng)證明,不妨神通游戲。
下座各敘時(shí)暄,便是靈山受記。
注釋參考
攀條
攀引或攀折枝條?!豆旁?shī)十九首·庭中有奇樹》:“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(shī)·平原侯植》:“朝游登鳳閣,日暮集華沼。傾柯引弱枝,攀條摘蕙草?!?宋 蘇軾 《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》:“攀條與立新名字,兒女稱呼恐不經(jīng)。”
無(wú)條
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所載草名。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﹝ 皋涂之山 ﹞有草焉,其狀如稾茇,其葉如葵而赤背,名曰無(wú)條,可以毒鼠。”
攀例
援引為例?!缎瓦z事》前集:“ 徽宗 見(jiàn)了此詞,大悅,不許后人攀例,賜盞與之?!?/p>
釋咸杰名句,偈公六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超能防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