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聲之《游石城山》:
祗因?qū)俚搅秩?,四抱回峰萬景連。
僧過不知山隱寺,客來方見洞開天。
浮圖照水光相映,古木依崖影倒倒。
風(fēng)露了非人世界,濯纓秋后玉壺天。
注釋參考
浮圖
浮圖 (fútú) 梵語音譯,對(duì)佛或佛教徒的稱呼,也專指和尚。也作“浮屠”“佛圖” Buddha 唐浮圖 慧褒始舍于其址?!?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指佛塔 Buddha Stupa 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(jí)浮屠水光
水面映現(xiàn)出的光色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悼室人》詩之七:“階前水光裂,樹上雪花團(tuán)。”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白露橫江,水光接天?!薄赌鹾;ā返诹兀骸癌z 雯青 ﹞把船窗推開,只見白茫茫一片水光。” 許地山 《綴網(wǎng)勞蛛·黃昏后》:“從秋的夕陽渲染出來等等的美麗已經(jīng)布滿前路:霞色、水光、潮音、谷響、草香等等?!?/p>
相映
互相映襯。 唐 韓愈 《東都遇春》詩:“行逢二三月,九州花相映?!?宋 劉敞 《睡起》詩:“水木淡相映,庭戶清無喧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贈(zèng)吳顯道》詩:“朱顏日夜不如故,深感杏花相映紅?!?/p>
呂聲之名句,游石城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