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感春三首》:
東風吹桃李,花落已滿地。
搖搖新柳枝,薄蔭才可芘。
誰云同一時,榮謝兩異意。
由來何足較,要之歸一致。
注釋參考
由來
由來 (yóulái) origin 事情發(fā)生的原因 歷來;自始以來;從發(fā)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何足
猶言哪里值得?!妒酚洝で乇炯o》:“﹝ 百里傒 ﹞謝曰:‘臣亡國之臣,何足問!’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六:“ 穎 心愴然,即寤,語諸左右,曰:‘夢為虛耳,亦何足怪。’” 明 李贄 《復夏道甫》:“再勤學數(shù)年便當大捷矣,區(qū)區(qū)一秀才,何足以為輕重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非有復譯不可》:“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,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,七八次何足為奇,何況 中國 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?!?/p>
要之
要之 (yàozhī) 表示下文是總括性的話;要而言之;總之 in a word;in short歸一
亦作“ 歸壹 ”。1.統(tǒng)一;一致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宗經(jīng)》:“致化歸一,分教斯五。” 宋 蘇軾 《申省乞罷詳定役法狀》:“所貴議論歸一?!?宋 葉適 《同安縣學朱先生祠堂記》:“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,與人主意合,則雜家異學始絀,而歸壹於 孔 氏矣?!薄对自挶洝犯戒浺弧吨鼐幇僬汕逡?guī)圣旨》:“教 大龍翔集慶寺 笑隱長老 為頭,揀選有本事的和尚,好生校正歸一者?!?/p>
(2).猶規(guī)矩。 元 李壽卿 《度柳翠》第一折:“我怎生不歸一?我是第一個歸一的人。”
張耒名句,感春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