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得而今一瞬,不須別喚沙彌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寒淡相依,清白住持。
秋橫兩目,雪覆雙眉。
老兔推月河漢闊,賓雁沒煙星斗垂。
窮通有自,機用輸誰。
消得而今一瞬,不須別喚沙彌。
注釋參考
消得
亦作“ 消的 ”。1.需要;須得。 宋 劉克莊 《清平樂·五月十五夜翫月》詞:“消得幾多風露,變教人世清涼?!薄端疂G傳》第七二回:“你不帶我去便了,何消得許多推故!” 趙樸初 《快活三帶過朝天子四換頭·觀演<蔡文姬>劇有作》曲:“謂 中郎 有遺書,有兒女能誦記,只消得寄個紙筆?!?/p>
(2).值得;配得。 宋 辛棄疾 《西江月·用韻和李兼濟提舉》詞:“瓊瑰千字已盈懷,消得津頭一醉?!?元 張壽卿 《紅梨花》第二折:“早是他內(nèi)性兒聰明,才調(diào)兒清正,這兩般消的人欽敬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食品有名》:“﹝河豚﹞形殊弗雅,然味極佳,煮治不精,則能sha{1-1}人。所以 東坡先生 在 資善堂 與人談河豚之美云:據(jù)其味,真是消得一死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安蛔鲃t已,一作定要作箇痛快淋漓,才消得我這副酸心熱淚?!?/p>
(3).禁得起。 宋 楊炎正 《蝶戀花·稼軒坐間作首句用丘六書中語》詞:“昨日解酲今夕又,消得情懷,長被春僝僽?!?清 納蘭性德 《瀟湘雨·送西溟歸慈溪》詞:“悽寂 黔婁 當日事,總名士如何消得?”
(4).享受;享用。 宋 趙長卿 《念奴嬌·席上即事》詞:“ 高唐 云雨,甚人有分消得?” 元 高文秀 《澠池會》第二折:“怎消的加官進位,怎消的廕妻封子,上卿之位何極。”
而今
而今 (érjīn) 現(xiàn)在,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憶秦娥·婁山關》一瞬
一瞬 (yīshùn) 瞬間,一剎那 in the twinkling of a eye不須
不用;不必。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?!?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。”
沙彌
[梵s'rman.era;龜茲samir;Buddhist novice] 佛教出家五眾之一,指依照戒律出家,已受十戒的七至二十歲男性修行者
原來這門子是葫蘆廟里一個小沙彌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詳細解釋梵語音譯的略稱。初出家的男佛教徒。 晉 法顯 《佛國記》:“道人即捨大戒,還作沙彌……自爾相承至今,恆以沙彌為寺主。”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俗人之信憑道法者,男曰優(yōu)婆塞,女曰優(yōu)婆夷。其為沙門者,初修十誡,曰沙彌,而終於二百五十,則具足成大僧。” 唐 李益 《贈宣大師》詩:“一國沙彌獨解詩,人人道勝 惠林師 ?!薄缎氯A文摘》1982年第6期:“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稱沙彌,受具足戒的稱比丘?!?/p>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