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堂各異名,名異義亦殊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靜居院四堂》:
張侯歸靜居,堂宇結(jié)四隅。
堂中何所有,書畫羅簽廚。
四堂各異名,名異義亦殊。
夷心與會(huì)真,內(nèi)以道德娛。
清白及金蘭,外為子孫模。
西南夜落蟾,東北朝生烏。
天門風(fēng)相通,盛衰理可無。
蒨爾松檜樹,間之花石株。
雨晴氣候佳,鄰里或來俱。
遭摘班林筍,共持香粳盂。
飯畢循徑行,不使僮仆扶。
所至舊衣坐,遍歷日過晡。
時(shí)遇園果熟,甘漿而粉膚。
就枝掇鮮美,咀味銷冰酥。
以此樂歲月,豈是忘形軀。
禮法不我棄,勞吝不我紆。
上不媿二疏,下不泛五湖。
自有逍遙趣,幸世遭唐虞。
注釋參考
異名
(1).名稱不同?!独献印罚骸按藘烧咄龆惷??!?三國 魏 阮籍 《達(dá)莊論》:“別而言之,則鬚眉異名;合而説之,則體之一毛也?!?唐 韓愈 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:“蛤即是蝦蟇,同實(shí)浪異名?!?/p>
(2).別稱,別名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漾水》:“ 濁水 即 白水 之異名也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四》:“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?!?/p>
(3).指人的外號(hào)?!端疂G傳》第三七回:“因此人起他一箇異名,喚做 浪裡白跳 張順 ?!?/p>
異義
(1).不同的含義;意思不同?!赌印ど型稀罚骸肮耪呙袷忌?,未有刑政之時(shí),蓋其語,人異義?!?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上下同字異義例》:“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?!?/p>
(2).不同的觀點(diǎn);新的見解。《后漢書·章帝紀(jì)》:“其令羣儒選高才生,受學(xué)《左氏》、《穀梁春秋》,《古文尚書》,《毛詩》,以扶微學(xué),廣異義焉。”《晉書·王接傳》:“﹝ 接 ﹞備覽眾書,多出異義。”
(3).指不同的意見,異議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答劉涇》:“新音百變口如鶯,異義蜂起弟子爭?!币槐咀鳌?異議 ”。
(4).道理不同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三軍》:“告天何?示不自專,非出辭反面之道也,與宗廟異義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重釋何衡陽》:“故方罰矜功,而濫咎忘賢,遺存異義,公私殊異,已備前白?!?/p>
(5).違反常規(guī)、禮法。 漢 何休 《<春秋公羊傳>序》:“傳《春秋》非一,本據(jù)亂而作,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?!?徐彥 疏:“非常異義者,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(fù)九世之讎而滅 紀(jì) , 僖 元年實(shí)與 齊桓 專封是也,此即非常之異義,言異於 文 武 時(shí)……若其常義,則諸侯不得擅滅,諸侯不得專封。” 宋 曾鞏 《為人后議》:“故為人后者,為之降其父母之服,《禮》則有之矣;為之絶其父母之名,則《禮》未之有也……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,而變革其父母之名,此非常異義也?!?/p>
梅堯臣名句,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靜居院四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和余,歡喜的無是處!作者:張養(yǎng)浩作品:【雙調(diào)】得勝令
- 章臺(tái)柳,近垂旒,低拂往來冠蓋作者:毛文錫作品:柳含煙·章臺(tái)柳
- 君如有意耽田里,予亦無機(jī)向藝能。作者:陸龜蒙作品:閑居雜題五首·野態(tài)真
- 文昌紀(jì)遺范,外氏倍增華
- 直尺不遺身后恨,枉尋徒屈自由身作者:陳獨(dú)秀作品:題西鄉(xiāng)南洲游獵圖
- 天澄萬古氣,人醒半生心作者:劉黻作品:和康節(jié)三詩晨起
- 篝爐火暖床敷穩(wěn),臥聽黃鴉谷谷聲。作者:陸游作品:杭頭晚興嚴(yán)州
- 要聽劇談飛木屑,便期攜手上春臺(tái)作者:釋紹嵩作品:西湖晚步偶成呈曾君舉司戶
- 五湖歌吹滿,兩郡吏民爭作者:韓元吉作品:投贈(zèng)徐平江三十韻
- 羨君粲詞華,彩霞生暮晻作者:杜范作品:湯南萬求詩贈(zèng)別遂用其和韓總卿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