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羝持節(jié)疇能似,空倩賓鴻為寄音
出自宋代李曾伯《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》:
問驛尋梅路漸深,壁間誰帖邁來禽。
困詩感嘆人才舊,投筆慚書歲月今。
訪古暫陪湘水滸,憂時遠到雪山陰。
牧羝持節(jié)疇能似,空倩賓鴻為寄音。
注釋參考
牧羝
蘇武 牧羊的典故。 漢 蘇武 出使 匈奴 ,單于脅迫他投降, 蘇武 不屈服。后來把他流放到“ 北海 上無人處,使牧羝(公羊),羝乳乃得歸?!濒聘静粫a乳,以此來斷絕他回 漢 的希望。 蘇武 在 匈奴 堅持了十九年,“及歸,鬚髮皆白”。見《漢書·蘇武傳》。 宋 文天祥 《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》詩之三:“沙邊莫待哀黃鵠,雪里何須問牧羝?!?葉玉森 《玉樓春》詞:“傷心失馬塞翁吟,忍淚牧羝 蘇武 怨?!?/p>
持節(jié)
[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's tail] 拿看旄節(jié)。節(jié),旄節(jié),也叫符節(jié),以竹為竿,上綴以旄牛尾,是使者所持的信物(即憑證)
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(jié)送 匈奴使留 漢者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詳細解釋(1).古代使臣奉命出行,必執(zhí)符節(jié)以為憑證。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是日令 馮唐 持節(jié)赦 魏尚 ,復以為 云中 守?!?唐 韓愈 《送殷員外序》:“丞相其選宗室四品一人,持節(jié)往賜君長,告之朕意?!?明 張煌言 《曹云霖中丞<從龍詩集>序》:“予亦奉命持節(jié)護 張侯軍 ?!?/p>
(2).官名。 魏 晉 以后有使持節(jié)、持節(jié)、假節(jié)、假使節(jié)等,其權大小有別,皆為刺史總軍戎者。 唐 初,諸州刺史加號持節(jié),后有節(jié)度使,持節(jié)之稱遂廢。《南史·夷貊傳上·林邑國》:“詔以為持節(jié),督緣海諸軍事,威南將軍, 林邑王 。”參閱《宋書·百官志上》、《舊唐書·職官志三》、《新唐書·百官志四下》。
(3).保持節(jié)操。 明 李東陽 《贈右諭德謝君序》:“推是以往,則其他日必能持節(jié)秉義,不為諛説骫行以負天下,豈獨以文章占之哉!”
賓鴻
亦作“賔鴻”。1.即鴻雁。 南朝 梁元帝 《言志賦》:“聞賓鴻之夜飛,想過 沛 而霑衣?!薄端疂G傳》第一一○回:“我想賓鴻避暑寒,離了 天山 ,銜蘆度關,趁 江 南地暖,求食稻粱,初春方回。” 明 劉基 《感懷》詩之二:“悽悽候蟲鳴,嚦嚦賔鴻驚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滿庭芳·題元人蘆洲聚雁圖》詞:“似有猿啼,更無漁唱,依稀落盡丹楓,濕云影里,點點宿賓鴻。”參見“ 賓雁 ”。
(2).喻信使或羈客。 唐 李咸用 《別所知》詩:“閏牽寒氣早,何浦值賓鴻?!?元 尚仲賢 《柳毅傳書》第二折:“暗修下訴控雙親書一封,哭啼啼盼殺賓鴻?!?清 徐永宣 《舟行即事用香山韻》:“貴人翁仲薶荒草,浮世賓鴻逐斷蓬?!?/p>
寄音
傳遞音信;傳遞書信。 晉 陸機 《擬<行行重行行>》詩:“驚飈褰反信,歸云難寄音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方在許昌幕內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》詩:“從事 滁陽 去,寄音苦求詩?!?元 費唐臣 《貶黃州》第一折:“學士大人攜家遠謫,朝中舊僚友,也要常常寄音回去?!?明 劉基 《江神子·次劉宗保韻》詞:“鈞天虎豹守重關,隔人間,寄音難?!?/p>
李曾伯名句,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不倒翁足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