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花開后,殿余春、只有翻階紅葉
出自元代劉敏中《滿江紅 大德己亥冬,余再至京師,聞中書掾》:
間,名聲籍籍。
已而認(rèn)君于王禮部博家,歲余,君篆秩滿,出尹余鄉(xiāng)陽丘。
陽丘大縣,繁阜難治,君至,刳疣抉蠹,善政日聞。
甲辰春,余還鄉(xiāng)江野亭,實(shí)邇縣,郛君有暇,必叢容就余,嘯詠相忘,追泉石之樂。
是歲十月,君受代,自爾來益數(shù),情益款,而知益以深。
憶昔言曰,吾當(dāng)去矣,途既戒矣,先生豈有言乎。
余念之曰,敬甫,子以敬自銘者也,人之才不同,概言則有能有不能無可無不可二者而已,若吾子無可無不可才歟,以無可無不可之才,而行之以敬,則異時(shí)功業(yè)之所就,非余所得慮者,子惟持子之敬,慎子之才而已矣。
衰懷激烈,不覺黯然,于是飲之酒,而贈(zèng)之以歌,實(shí)乙巳三月下瀚一日也。
百花開后,殿余春、只有翻階紅葉。
人似春光留不住,半夜東風(fēng)作惡。
寥落離懷,蒼涼行色,更與花前酌。
浩歌一曲,鳥啼花自飛落。
瀟灑誰復(fù)如君,溪山如此,何限山中樂。
政爾功名相促迫,眼底臺(tái)東閣。
我識(shí)君才,青云明日,萬里秋天鶴。
有時(shí)還夢,野亭亭下巖壑。
注釋參考
百花
亦作“ 百華 ”。各種花。 北周 庾信 《忽見檳榔》詩:“緑房千子熟,紫穗百花開?!?唐 熊孺登 《祗役遇風(fēng)謝湘中春色》詩:“應(yīng)被百華撩亂笑,比來天地一閒人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李密學(xué)會(huì)流杯亭》:“來從百花底,轉(zhuǎn)向眾賓前。” 郭小川 《投入火熱的斗爭》詩:“就連夢,都像百花盛開的曠野,那般清新。”
余春
暮春;殘春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晚春賦》:“待餘春於北閣,藉高讌於南陂?!?唐 李白 《惜馀春賦》:“惜餘春之將闌,每為恨兮不淺。” 宋 蘇軾 《司馬君實(shí)獨(dú)樂園》詩:“樽酒樂餘春,棋局消長夏?!?/p>
只有
只有 (zhǐyǒu) 表示必需的條件,下文常用“才”、“方”呼應(yīng) only 只有依靠群眾,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唯有;僅有 alone 只有他知道內(nèi)情紅葉
(1).秋天,楓、槭、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,統(tǒng)稱紅葉。 唐 韓愈 《游青龍寺贈(zèng)崔大補(bǔ)闕》詩:“友生招我佛寺行,正值萬株紅葉滿?!?唐 杜牧 《朱坡》詩:“倚川紅葉嶺,連寺緑楊堤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夜行船·秋思》套曲:“愛秋來那些:和露摘黃花,帶霜烹紫蟹,煮酒燒紅葉?!?陳毅 《題西山紅葉》詩:“ 西山 紅葉好,霜重色愈濃?!?/p>
(2). 唐 代有“紅葉題詩”的佳話,后因以“紅葉”為傳情的媒介。 宋 晏幾道 《虞美人》詞:“一聲長笛倚樓時(shí),應(yīng)恨不題紅葉寄相思?!?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慶緣》:“一段姻緣天上來,何須紅葉良媒?!?清 龔自珍 《小重山令》詞:“碧玉寒門產(chǎn) 麗華 。誤隨紅葉去,到天涯?!?/p>
(3).借指媒人。 沉從文 《三三》:“那管事的先生笑著說:‘少爺歡喜,要總爺做紅葉,可以去說親?!眳⒁姟?紅葉題詩 ”。
劉敏中名句,滿江紅 大德己亥冬,余再至京師,聞中書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