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之乎成一事,卻因而已失三官
出自宋代洪咨夔《乙酉六月十九日應(yīng)詔言事九月一日去國一首》:
黑風(fēng)吹雨出長安,破帽騷騷怯暮寒。
不得之乎成一事,卻因而已失三官。
人心天理推詳易,世路交情點檢難。
白發(fā)老人經(jīng)事慣,教兒只作博投看。
注釋參考
不得
不得 (bùdé) 用在動詞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;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一事
(1).一件事?!痘茨献印た姺Q訓(xùn)》:“察於一事,通於一伎者,中人也。”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文選序》:“若其紀一事,詠一物,風(fēng)云草木之興,魚蟲禽獸之流,推而廣之,不可勝載矣?!?宋 陳亮 《上孝宗皇帝第一書》:“綱紀總攝,法令明備,郡縣不得以一事自專也?!?清 鄭燮 《贈博也上人書》詩:“獨有老僧無一事,水禽沙鳥聽關(guān)關(guān)。” 楊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三段:“不經(jīng)一事,不長一智?!?/p>
(2).同一件事;同一類事?!豆騻鳌べ夜辍罚骸按艘皇乱?,曷為復(fù)言 齊 師、 宋 師、 曹 師?不復(fù)言師,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?!薄逗鬂h書·桓譚傳》:“又見法令決事,輕重不齊,或一事殊法,同罪異論,姦吏得因緣為市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同一月也,出於 牛氏 之口者,言言歡悅;出於 伯喈 之口者,字字凄涼。一座兩情,兩情一事,此其針線之最密者?!?/p>
(3).專一其事?!豆茏印ば男g(shù)下》:“一事能變曰智?!?尹知章 注:“能專一其事,能變而動之謂智也?!?/p>
(4).服役一次。《漢書·賈捐之傳》:“ 孝文皇帝 閔中國未安,偃武行文,則斷獄數(shù)百,民賦四十,丁男三事而一事?!?/p>
(5).方言。業(yè)務(wù)或組織上有關(guān)系的。如:這家藥鋪和 北京 同仁堂 藥鋪是一事。
而已
而已 (éryǐ) ——用在陳述句末,表示限止語氣,相當于“罷了”,常跟“只”、“不過”、“僅僅”等連用,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that is all 撤屏視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撫尺而己?!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?h3>三官(1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指大司徒、大司馬、大司空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大司徒、大司馬、大司空齋戒受質(zhì),百官各以其成,質(zhì)於三官?!薄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笆谷贂?,吾子為司徒,實書名;夫子為司馬,與工正,書服; 孟孫 為司空,以書勛。”《孔子家語·正論》:“ 于奚 辭,請曲懸之樂,繁纓以朝,許之,書在三官?!?王肅 注:“司徒書名,司馬書服,司空書勛也。”
(2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軍隊中執(zhí)掌鼓、金、旗以發(fā)布軍令的三種官?!豆茏印けā罚骸叭伲阂辉还模乃匀我?,所以起也,所以進也。二曰金、金所以坐也,所以退也,所以免也,三曰旗,旗所以立兵也,所以利兵也,所以偃兵也。此之謂三官,有三令而兵法治也。”
(3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管理農(nóng)、商、工的田師、市師、器師?!盾髯印そ獗巍罚骸稗r(nóng)精於田,而不可以為田師;賈精於市,而不可以為市師;工精於器,而不可以為器師。有人也,不能此三技,而可使治三官,曰精於道者也。”《呂氏春秋·上農(nóng)》:“凡民自七尺以上屬諸三官,農(nóng)攻粟,工攻器,賈攻貨。” 高誘 注:“三官,農(nóng)、工、賈也?!?/p>
(4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 漢 代管理鑄錢的均輸、鐘官、辨銅令三官。為水衡都尉之屬官?!妒酚洝て綔蕰罚骸捌浜蠖q,赤側(cè)錢賤,民巧法用之,不便,又廢。於是悉禁郡國無鑄錢,專令 上林 三官鑄?!?裴骃 集解引《漢書百官表》:“水衡都尉, 武帝 元鼎 二年初置,掌 上林苑 ,屬官有 上林 均輸、鐘官、辨銅令?!?/p>
(5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 三國 時 魏國 稱廷尉屬官正、監(jiān)、平為廷尉三官?!度龂尽の褐尽U勛傳》:“詔曰:‘ 勛 指鹿作馬,收付廷尉?!⑽痉ㄗh:‘正刑五歲?!亳g:‘依律罰金二斤?!鄞笈唬骸?勛 無活分,而汝等欲縱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姦,當令十鼠同穴。’”《資治通鑒·魏文帝黃初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三官,廷尉正、監(jiān)、平也?!?/p>
(6).道教所奉的神。天官、地官、水官三帝的合稱。傳說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?!饵S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沐浴》:“傳得可授告三官?!?務(wù)成子 注:“三官,天地水也?!?唐 吳筠 《游仙》詩:“三官無遺譴,七祖升云軿?!?明 歸有光 《汝州新造三官廟記》:“三官者出於道家,其説以天地水府為三元,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?!?/p>
(7).人體三種器官。指耳、目、心?!秴问洗呵铩と螖?shù)》:“凡耳之聞也,藉於靜;目之見也,藉於昭;心之知也,藉於理。君臣易操,則上之三官廢矣。” 高誘 注:“三官,耳、目、心。”
(8).人體三種器官。指口、目、耳。《淮南子·詮言訓(xùn)》:“食之不寧於體,聽之不合於道,視之不便於性,三官交爭,以義為制者,心也?!?高誘 注:“三官,三關(guān),謂食、視、聽也?!?/p>
洪咨夔名句,乙酉六月十九日應(yīng)詔言事九月一日去國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地鐵騎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