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安陌上退朝歸
出自唐代李頎《雜曲歌辭。緩歌行》:
小來托身攀貴游,傾財破產(chǎn)無所憂。
暮擬經(jīng)過石渠署,。
朝將出入銅龍樓。
結(jié)交杜陵輕薄子,謂言可生復(fù)可死。
。
一沉一浮會有時,棄我翻然如脫屣。
男兒立身須自強,。
十五閉戶潁水陽。
業(yè)就功成見明主,擊鐘鼎食坐華堂。
。
二八蛾眉梳墮馬,美酒清歌曲房下。
文昌宮中賜錦衣,。
長安陌上退朝歸。
五侯賓從莫敢視,三省官僚揖者稀。
。
早知今日讀書是,悔作從來任俠非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退朝
退朝 (tuìcháo) 朝見君畢而退 withdraw after having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 (a king) 退朝乃告同人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李頎名句,雜曲歌辭。緩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