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崔敦禮《下水府》:
鐘山崒兮江之湄,藥為祀辛夷祠。
神乘白馬兮執(zhí)素羽,朝與日出兮莫云歸。
噫嗟兮明神,烈烈兮用光。
生科疾盜兮奮不顧死,死焉助順兮赫然發(fā)靈。
湛清尊兮明水,揚玉桴兮扣雷鼓。
扣鼓兮如何,我欲言兮淚滂沱。
懭有妖兮蟠中土,雜蘅皋兮穢蘭宇。
豺豕兮人居,猰兮室廬。
愿神我福兮我祥,舉長矢兮射天狼。
使河洛兮回波,令岱華兮還光。
山蒼蒼兮水湯湯,神之威兮儼不忘。
刳肝為辭兮瀝血,陳神之聽兮聞不聞。
注釋參考
清尊
亦作“ 清樽 ”。亦作“ 清罇 ”。酒器。亦借指清酒?!豆旁婎愒贰肪硭奈逡豆鸥琛罚骸扒彘装l(fā)朱顏,四坐樂且康?!?唐 王勃 《寒夜思》詩:“復(fù)此遙相思,清尊湛芳淥?!?唐 皇甫冉 《曾山送別詩》:“凄凄游子苦飄蓬,明月清罇祇暫同?!?宋 曾鞏 《戲呈休文屯田》詩:“縱無供帳出郊野,尚有清樽就閒燕?!?明 吳琪 《喜汪振生歸自云南》詩:“無窮故交心,相與盡清尊。” 清 黃遵憲 《七月十五日夜暑甚》詩:“滿酌清尊聊一醉,漫愁秋盡落黃花?!?/p>
明水
古代祭祀所用的凈水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以鑑取明水於月?!?孫詒讓 正義:“竊意取明水,止是用鑑承露?!薄兑葜軙た艘蟆罚骸?毛叔鄭 奉明水?!?朱右曾 校釋:“明水,元酒,取陰陽之潔氣也?!?唐 韓愈 《明水賦》:“如得其宜,明水之薦斯在?!?宋 葉適 《祭徐靈淵文》:“念子少時,獨負奇意;方諸擎空,明水自至。”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西學(xué)》:“陽燧取明火于日,方諸取明水于月,則格物有自來矣。”
玉桴
擊鼓杖的美稱,亦指鼓聲。 南朝 宋 謝莊 《八月侍華林曜靈殿八關(guān)齋》詩:“玉桴乘夕遠,金枝終夜舒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寒蔣山廟文》:“揚玉桴,布瑤席。”
雷鼓
亦作“ 雷皷 ”。亦作“靁鼓”。1.八面鼓。古代祭祀天神時所用?!吨芏Y·地官·鼓人》:“以雷鼓鼓神祀。” 鄭玄 注:“雷鼓,八面鼓也。神祀,祀天神也?!薄吨芏Y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靁鼓靁鼗,孤竹之管, 云和 之琴瑟,《云門》之舞,冬日至,於地上之圜丘奏之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雷鼓鼝鼝,六變既畢?!?薛綜 注:“雷鼓,八面鼓?!?唐 楊炯 《盂蘭盆賦》:“雷皷八面,龍旂九斿?!?/p>
(2).小鼓。猶今之撥浪鼓?!对贰ざY樂志二》:“雷鼓二,制如鼓而小,鞔以馬革,持其柄播之,旁耳自擊,郊祀用之?!?/p>
(3).大鼓,以聲大如雷,故稱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心不使焉,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,雷鼓在側(cè)而耳不聞?!?楊倞 注:“雷鼓,大鼓,聲如雷者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若不一叩洪鐘,伐雷鼓,則不識其音響也?!?/p>
(4).指大鼓發(fā)出的如雷鼓聲。 唐 盧綸 《和張仆射塞下曲》之四:“野幕敞瓊筵,羌戎賀勞旋。醉和金甲舞,雷鼓動山川?!?/p>
(5).掛在 會稽 城門上的鼓。 清 錢謙益 《奉贈會稽倪太公十四韻》:“揮灑剡藤成五色,鏗鍧雷鼓有餘音?!眳⒁姟?雷門 ”。
(6).指雷,雷聲。《管子·內(nèi)業(yè)》:“不言之聲,疾於雷鼓;心氣之形,明於日月。”《文選·枚乘<七發(fā)>》:“混混庉庉,聲如雷鼓?!?李善 注:“混混庉庉,波浪之聲也。《越絶書》:‘ 越王 勾踐 曰:浩浩之水,聲音若雷霆?!?元 馬致遠 《薦福碑》第三折:“振乾坤,雷鼓鳴;走金蛇,電影開?!?明 夏完淳 《觀濤》:“海女霓旌乍有無,雷鼓填填 屏翳 怒。”按, 屏翳 ,雷神名。
亦作“ 雷皷 ”。亦作“靁鼓”。擂鼓,打鼓。雷,通“ 擂 ”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船戰(zhàn)令》:“雷鼓一通,吏士皆嚴。再通,什伍皆就船?!?/p>
崔敦禮名句,下水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海底星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