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玉孃《瑤琴怨》:
涼蟾吹浪羅衫濕,貧看無眠久延立。
欲將高調(diào)寄瑤琴,一聲統(tǒng)斷霜風急。
骨膠難煮令人傷,茫然背向西窗泣。
寒機欲把相思織,織又不成心愈戚。
掩詠含羞下階看,仰見牛女隔河漢。
天河雖隔牛女情,一年一度能相見。
獨此統(tǒng)斷無續(xù)明,梧桐樂上不勝悲。
抱琴曉對菱花鏡,得恨風從手上吹。
注釋參考
菱花鏡
古代銅鏡名。鏡多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名菱花鏡?!囤w飛燕外傳》:“ 飛燕 始加大號婕妤,奏上三十六物以賀,有七尺菱花鏡一奩。” 唐 楊凌 《明妃怨》詩:“匣中縱有菱花鏡,羞對單于照舊顏。”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玉鏡臺》第二折:“ 緱山 無夢碧瑤笙, 玉臺 有主菱花鏡?!?/p>
風從
順從,響應(yīng)。 晉 孫楚 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若侮慢,不式王命,然后謀力云合,指麾風從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奏上時務(wù)書》:“大君有命,孰不風從。” 孫中山 《民生主義》第一講:“至于 馬克思 所著的書,和所發(fā)明的學說,可說是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的大成,所以他的學說一出來之后,便舉世風從?!?/p>
手上
指某人統(tǒng)治、管理或當家的時期。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一章:“不說我上代人,光說我罷,從 光緒 手上推嘰咕車,推到而今。”
張玉孃名句,瑤琴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