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(bào)國自期如皦日,歸田曾不待來年
出自宋代汪應(yīng)辰《分韻送胡丈歸建安》:
先生高臥武夷巔,一旦趨朝豈偶然。
報(bào)國自期如皦日,歸田曾不待來年。
懷鉛共嘆楊雄老,鞭馬今輸祖逖先。
冊府風(fēng)流久寥落,送行始復(fù)有詩篇。
注釋參考
報(bào)國
[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's country] 為國家竭誠效力
精忠報(bào)國
詳細(xì)解釋為國家效力盡忠。 漢 馬融 《忠經(jīng)·報(bào)國》:“為人臣者官於君,先后光慶,皆君之德,不思報(bào)國,豈忠也哉!” 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三五:“感時(shí)思報(bào)國,拔劍起蒿萊?!?明 夏完淳 《六君詠·黃少?!罚骸巴?秦 雖不成,報(bào)國心已畢?!?徐遲 《牡丹》:“他( 李印光 )認(rèn)為他看得很清楚,熱血沸騰的愛國之情雖不是沒有,殺敵報(bào)國卻不是時(shí)候。”
自期
(1).自己期望;自許。 唐 韓愈 《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》:“上承鳳皇恩,自期永不衰?!?宋 陸游 《書懷》詩:“老死已無日,功名猶自期?!薄督鹗贰の乃噦飨隆だ罴兏Α罚骸?純甫 為人聰敏,少自負(fù)其材,謂功名可俯拾,作《矮柏賦》,以 諸葛孔明 、 王景略 自期?!?明 張居正 《再辭恩命疏》:“卿以古人自期,致君安國,不計(jì)爵祿,朕所深信?!?/p>
(2).自訂期限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雜詩》之三:“自期三年歸,今已歷九春?!?宋 蘇轍 《四十一歲歲莫日歌》:“脂車秣馬試長道,一日百里先自期?!?/p>
(3).自己認(rèn)定;自認(rèn)為。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總?cè)旨颜摗罚骸白云诒厮?,而卒未嘗死也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仁義禮智》:“徒自期于心無愧者,其人忠信而不好學(xué),往往出于此?!?/p>
皦日
明亮的太陽。多用于誓辭?!对姟ね躏L(fēng)·大車》:“謂予不信,有如皦日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謂我之言為不信乎,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?!薄逗鬂h書·郎顗傳》:“絜白之節(jié),情同皦日。” 元 王惲 《玉堂嘉話》卷四:“嗚呼!謂予不信,鑒時(shí)人皦日之辭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云翠仙》:“樸誠自表,切矢皦日?!?王國維 《羅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銘》:“藐是孤生,終於滅性,皦日之信,匪石不回?!?/p>
歸田
歸田 (guītián) 指辭官歸里,退隱 (of officials) resign from office and return home 賦詩末章曰:“人亦有言,有因有緣。官中無人,不如歸田?!薄稌x書·李密傳》 解甲歸田 歸還田地;舊指歸還耕種的公田 retnrn field 民年二十受田,六十歸田?!稘h書·食貨志上》不待
不待 (bùdài) 不必,不用;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,他就走了來年
來年 (láinián) 未來的一年;下一年 next year汪應(yīng)辰名句,分韻送胡丈歸建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百保盾p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