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譚處端《云霧斂》:
匿光輝,認(rèn)愚鹵。
兀兀騰騰,閑里尋閑步。
垢面蓬頭衣襤褸。
乞食忘慚,方稱煙霞侶。
絕驕矜,趣真素。
不受人欽,不擇貧卑處。
認(rèn)正丹陽師父語。
了了惺惺,功滿歸蓬路。
注釋參考
乞食
乞食 (qǐshí) 乞討食物 beg for food煙霞侶
亦作“煙霞侶”。1.與山水結(jié)成伴侶。喻性好山水。 唐 白居易 《祇役駱口因與王質(zhì)夫同游秋山偶題》詩:“石擁百泉合,云破千峯開;平生煙霞侶,此地重徘徊。”
(2).指游山玩水的伴侶。 清 孫枝蔚 《清明日泛舟城北》詩:“素心能幾人?經(jīng)年成間阻。今日鶯花前,重聚煙霞侶?!?/p>
(3).指山林隱士。 唐 丘丹 《奉酬韋蘇州使君》詩:“久作煙霞侶,暫將簪組親?!?/p>
譚處端名句,云霧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