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教導(dǎo)和,鐘鼓管弦
出自宋代趙汝騰《癸丑仲秋建安郡學(xué)丁奠退而作頌并勉同志之頌》:
建水懷襄,孔殿巋然。
文未墜地,道昭于天。
輪奐鼎新,相奠揭虔。
肅肅冠佩,粲粲豆籩。
惟圣立范,載籍具傳。
渾渾噩噩,書教百篇。
危微精一,綱領(lǐng)所先。
詩六義教,風(fēng)雅頌全。
曰思無邪,蔽以一言。
易教精微,四德首元。
演六十四,母坤父乾。
春秋事教,惟義與權(quán)。
行夏之時,獨(dú)許顏淵。
樂教導(dǎo)和,鐘鼓管弦。
雷出地豫,樂之大原。
禮教導(dǎo)中,三百三千。
其端辭遜,如始達(dá)泉。
垂茲六教,何千萬年。
睠惟此邦,儒哲比肩。
厥有考亭,是紹潤瀍。
發(fā)揮六學(xué),有功圣賢。
守吏初獻(xiàn),與士周旋。
祀畢作頌,同志勉旃。
注釋參考
教導(dǎo)
教導(dǎo) (jiàodǎo) 教育指導(dǎo);教誨開導(dǎo) gospel;educate;instruct;teach,quidance;give guidance 新的教導(dǎo)鐘鼓
亦作“ 鐘皷 ”。1.鐘和鼓。古代禮樂器。《詩·周南·關(guān)雎》:“窈窕淑女,鐘鼓樂之?!薄秶Z·晉語五》:“是故伐備鐘鼓,聲其罪也?!?唐 皮日休 《補(bǔ)周禮九夏系文》:“凡樂事,鐘皷以奏《九夏》?!?/p>
(2).借指音樂。 宋 范仲淹 《今樂猶古樂賦》:“曷若我咸臻仁壽,共樂鐘鼓。”
(3).指權(quán)貴人家的音樂。代指富貴。《陳書·徐陵傳》:“但山梁飲啄,非有意於籠樊;江海飛浮,本無情於鐘鼓?!?/p>
(1).鐘和鼓。古代禮樂器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數(shù)寧》:“使為治,勞知慮,苦身體,乏馳騁鐘鼓之樂,勿為可也?!?唐 韓愈 《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》:“林園窮勝事,鐘鼓樂清時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鑾儀衛(wèi)》:“午門鐘鼓,凡上祀郊廟受朝賀,則鳴鐘鼓以為則?!?/p>
(2).鐘和鼓。亦借指音樂。《呂氏春秋·順民》:“身不安枕席,口不甘厚味,目不視靡曼,耳不聽鐘鼓?!?唐 李涉 《六嘆》詩:“但將鐘鼓悅私愛,肯以犬羊?yàn)閲摺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三》:“若敬從上人之命,即止水后,誅求聚斂,廣蓄姬侍,坐於鐘鼓之間,使家敗而身疾,又如之何?”
(3).鐘和鼓。古代擊以報(bào)時之器。 唐 杜甫 《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》詩:“復(fù)有樓臺銜暮景,不勞鐘鼓報(bào)新晴。”
(4).鐘和鼓。佛教法器。 清 鄭燮 《別梅鑒上人》詩:“云山有約憐狂客,鐘鼓無情老比邱。”
管弦
亦作“ 管絃 ”。亦作“筦弦”。亦作“筦絃”。 1.管樂器與弦樂器。亦泛指樂器?!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夫建鐘鼓,列管弦?!薄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為其俎豆筦弦之間小不備,因是絶而不為,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,或莫甚焉?!?晉 張華 《情詩》之一:“終晨撫管弦,日夕不成音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感嘆》:“三千珠履盈階陛,十二金釵列管絃?!?清 孫枝蔚 《村居雜感》詩之五:“長物吾家少,樽罍伴管絃?!?/p>
(2).指管弦樂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和親之説難形,則發(fā)之於詩歌詠言,鐘石筦弦?!?唐 崔湜 《奉和春日幸望chun{1-1}宮》:“庭際花飛錦繡合,枝間鳥囀管弦同。” 元 陳孚 《真定懷古》詩:“千里桑麻緑蔭城,萬家燈火筦絃清?!?宋 歐陽修 《采桑子》詞:“返照波間,水闊風(fēng)高颺管絃。” 郭小川 《廈門風(fēng)姿》詩之四:“聽, 南海 的濤聲如號角, 鷺江 的潮音如管弦?!?/p>
趙汝騰名句,癸丑仲秋建安郡學(xué)丁奠退而作頌并勉同志之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