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間木末高下照,名字既同形亦肖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筑亭久矣春后八》:
嚴風(fēng)吹衣落南土,手批{左兒右吾}猱藉封虎。
緣山跨谷三里城,架竹編茆百家聚。
天公似為羈人謀,閉藏佳境城東陬。
介然用之便成圃,下眎更得夫容州。
水間木末高下照,名字既同形亦肖。
自從羸豕伏群龍,紅白相輝轉(zhuǎn)明耀。
人憐風(fēng)雪拘系之,委棄衰草蟠寒泥。
誰知炯炯含內(nèi)美,正於槁瘁生光輝。
大書三字為吹送,喚起渠陽百年夢。
卻疑二華癡絕人,身既隱矣名焉用。
注釋參考
木末
樹梢?!冻o·九歌·湘君》:“采薜荔兮水中,搴芙蓉兮木末?!?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陵重巘,獵昆駼,杪木末,擭獑猢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東陽金華山棲志》:“夫鳥居山上,層巢木末;魚潛淵下,窟穴泥沙?!?明 王守仁 《宏上人所蓄秋山圖》詩:“仙槎影沒銀漢遠,木末芙蓉為誰剪?” 清 鄭珍 《江邊老叟詩》:“君不見壬寅 松滋 決七口,閭殫為江da{1~1}波吼;北風(fēng)三日更不休,十室登船九翻覆。老夫無船上木末,稚子衰妻復(fù)何有!”
高下
高下 (gāoxià) 指高低、優(yōu)劣(用于比較雙方的水平)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;good and bad 兩個人的技術(shù)不分高下名字
名字 (míngzi) name 人的稱號。古人不僅有“名”,而且有“字”。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后由父親命“名”,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,并取“字”;女子十五歲許嫁,舉行笄禮,并取“字” 事物的名稱 一所學(xué)校的名字同形
(1).同屬一體。 銀雀山 漢 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奇正》:“故一節(jié)痛,百節(jié)不用,同體也。前敗而后不用,同形也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物勢》:“目與頭同形,手與足同體。”
(2).謂同于原來的形體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妾薄命》詩:“不見 豐城 劍,千祀復(fù)同形?!?/p>
魏了翁名句,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筑亭久矣春后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