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東望欲寄聲,我在紫巖師錦水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飛烏與正老相值蓋十月初見之夢兆云》:
憶得初冬忘甲子,夜夢與師游破寺。
明朝東望欲寄聲,我在紫巖師錦水。
空山行役偶相逢,物色看來與夢同。
當(dāng)時(shí)夢覺疑非夢,今日翻疑是夢中。
注釋參考
明朝
明朝 (míngzhāo) 〈方〉∶明天 tomorrow寄聲
托人傳話?!稘h書·趙廣漢傳》:“ 界上 亭長寄聲謝我,何以不為致問?” 晉 陶潛 《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》詩:“司田眷有秋,寄聲與我諧?!?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一:“ 黨項(xiàng)羌 掠 回鶻 貢物, 遵誨 寄聲誚讓之, 羌 懼,即遣使謝,歸其所掠?!?清 支機(jī)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卷三:“屢託人寄聲邀予,因事冗未往?!?/p>
紫巖
紫色山崖。多指隱者所居。 唐 王績 《古意》詩:“幽人在何所?紫巖有仙躅?!?明 楊慎 《謝楊肅庵都諫惠筆》詩:“彤管分青瑣,瓊緘到紫巖?!?/p>
錦水
即 錦江 。 唐 杜甫 《短歌行贈王郎司直》:“西得諸侯棹 錦水 ,欲向何門趿珠履?!?唐 溫庭筠 《贈蜀將》詩:“十年分散 劍關(guān) 秋,萬事皆隨 錦水 流。” 閩 徐夤 《蜀葵》詩:“ 錦水 饒花艷, 岷山 帶葉青?!眳⒁姟?錦江 ”。
李流謙名句,飛烏與正老相值蓋十月初見之夢兆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