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若救渴,飲之以漿;蠲憂忿,飲之以酒;蕩昏寐,飲之以茶。
出自唐代 陸羽《茶經(jīng)·六之飲》:
摘自《茶經(jīng)·六之飲》
解釋:為了解渴,則要喝水;為了興奮而消愁解悶,則要喝酒;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,則要喝茶。
原文摘要:
翼而飛,毛而走,呿而言,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間,飲啄以活,飲之時義遠矣哉!至若救渴,飲之以漿;蠲憂忿,飲之以酒;蕩昏寐,飲之以茶。茶之為飲,發(fā)乎神農(nóng)氏,聞于魯周公,齊有晏嬰,漢有楊雄、司馬相如,吳有韋曜,晉有劉琨、張載、遠祖納、謝安、左思之徒,皆飲焉。滂時浸俗,盛于國朝,兩都并荊俞[原注:俞,當作渝。巴渝也]間,以為比屋之飲。飲有粗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餅茶者。乃斫、乃熬、乃煬、乃舂,貯于瓶缶之中,以湯沃焉,謂之痷茶。或用蔥、姜、棗、桔皮、茱萸、薄荷之等,煮之百沸,或揚令滑,或煮去沫,斯溝渠間棄水耳,而習俗不已。于戲!天育有萬物,皆有至妙,人之所工,但獵淺易。所庇者屋,屋精極;所著者衣,衣精極;所飽者飲食,食與酒皆精極之;[譯者注:此處有脫文]茶有九難:一曰
注釋參考
至若
至若 (zhìruò) 連詞。表示提出另一個話題,用在下文的開頭,可譯為“至于” go so far as to;as for 至若詩書所述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 至若春和景明?!巍?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憂忿
憂慮悲憤。 秦牧 《長河浪花集·中國紅場的旗幟》:“ 魯迅 說他自己懷著比 果戈里 深廣的憂忿寫《狂人日記》?!?/p>
陸羽名句,茶經(jīng)·六之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