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肖龍《題潭然公舊址》:
昔聞釋流號自然,棲遁龍?zhí)渡街?/span>。
為憐旱魃赤茲土,積薪自{1|1}焚上告天。
感得天公沛霖雨,至仁一念周萬宇。
人心如此茍不傳,天下誰復為伊呂。
我欲築室祠其下,以愧知己忘物者。
勒吾之言石之中,欲雨歌此呼臥龍。
注釋參考
釋流
指僧徒。 唐 白居易 《為人上宰相書》:“游手於道途市井者不知歸,託足於軍籍釋流者不知反。”
自然
自然 (zìrán) 宇宙萬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,即整個物質(zhì)世界,自然界 nature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 擇于自然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 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 natural 屬于或關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產(chǎn)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為的 自然現(xiàn)象 自然之驗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 不勉強,不拘束,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得返自然。(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)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 自然蛾眉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不經(jīng)人力干預而自由發(fā)展 natually;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聽其自然 當然 of course;naturally 帶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魯迅《朝花夕拾》棲遁
亦作“ 棲遯 ”。亦作“棲遁”。1.避世隱居?!稌x書·郗超傳》:“﹝ 郗超 ﹞性好聞人棲遁,有能辭榮拂衣者, 超 為之起屋宇,作器服,畜僕豎,費百金而不吝。”《南齊書·孔稚珪傳》:“今棲遁之士,排斥皇王,陵轢將相?!?唐 上官昭容 《游長寧公主流杯池》詩之十九:“寄言棲遯客,勿復訪 蓬瀛 ?!?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藝林學山二》:“余意以藝文志例,合 唐 人所著推之,必 漢 時棲遁之流所作詩賦,如《考槃》、《逸民》等篇耳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得友人札詢近況詩以答之》:“道衰薄俗甘棲遁,才退殘書勉勘讐?!?/p>
(2).指隱居避世者。 清 魏源 《武夷九曲詩序》:“﹝ 武夷 ﹞引勝怡情,故宜為棲遯所醉心矣。”
龍?zhí)?/h3>
(1).深淵。 唐 李白 《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》詩:“龍?zhí)吨袊娚?,晝夜生風雷?!?宋 曾鞏 《冬望》詩:“龍?zhí)镀俨既胄匾?,嘆息但謝 宗 與 雷 ?!?清 陳璋 《閩灘竹枝詞》:“萬丈龍?zhí)肚С呃?,也堪愁煞鐵梢公?!?/p>
(2).喻兇險之處?!对偕墶返诙兀骸澳告⒃馇茉诖松剑墚斍叭ヴa龍?zhí)??!?/p>
李肖龍名句,題潭然公舊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