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公豈不解此,慧力紙人先洞曉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潘叔愚詩有歸家更讀萬卷書之語義榮司諫為其》:
弟見史賢文學(xué)飽,意欲書卷窮探討。
兄知紙上道不真,為弟談禪說枯杭。
弟兄游戲作三昧,妙語生風(fēng)洗煩惱。
頭鉆故紙在百癡,口紙談禪癡不少。
冥冥道妙不容聲,口語文收俱未了。
雖然公豈不解此,慧力紙人先洞曉。
暫借北山葛藤話,誘引群生入深渺。
云堂齊散歸時想,自把萬緣俱一掃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不解
(1).不能解開;不能分開?!冻o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絓結(jié)而不解兮,思蹇產(chǎn)而不釋。”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楚苗 之食,安胡之飰,摶之不解,一啜而散?!?明 李贄 《過桃園謁三義祠》詩:“誰識 桃園 三結(jié)義,黃金不解結(jié)同心。”
(2).不能解救;不能和解。 漢 孔融 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,臨難而王不拯,則士亦將高翔遠(yuǎn)引?!?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,好象結(jié)了不解之仇。”
(3).不止;不罷休?!稘h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歸獄不解,茲謂追非,厥水寒,sha{1-1}人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。解,止也。追非,遂非也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,女家不要,非得麻花被不解。”
(4).不懂,不理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推其所由,似元不解音聲?!?唐 李白 《月下獨(dú)酌》詩之一:“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李筌 注《陰符經(jīng)》,至‘禽獸之制在氣’經(jīng)年不解,夢烏衣人教之,遂通其義。” 余開選 《獅子》:“‘你要干啥?’ 王天明 不解地問。”
不懈怠?!对姟ご笱拧ぜ贅贰罚骸安唤忪段?,民之攸塈?!薄抖Y記·雜記下》:“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?!?/p>
慧力
佛教語。五力之一。謂觀悟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,達(dá)到解脫之力。亦泛指智慧之力。見《雜阿含經(jīng)》卷二六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案達(dá)羅國》:“ 陳那菩薩 者,佛去世后,承風(fēng)染衣,智愿廣大,慧力深固?!?唐 皇甫曾 《題普門上人房》詩:“慧力堪傳教,禪功久伏魔?!?/p>
洞曉
洞曉 (dòngxiǎo) 透徹地了解;精通 have a clear knowledge of 至于圖畫、博弈、音律,無不洞曉。——《宋史·丁謂傳》鄭剛中名句,潘叔愚詩有歸家更讀萬卷書之語義榮司諫為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