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潘景良《游金山》:
嵌巖穹窿,屹立乎江中。
崩湍下瞰不見底,巨石崛出高摩空。
混沌破來到今幾萬歲,雄奇秀麗胡為乎此山兮夕鐘。
長江西來一萬里,當空削出金芙蓉。
上有金仙居,下有馮夷宮。
寶坊櫛比列霄漢,塔影倒置驚魚龍。
有時洪鐘咽煙響,潮音屬和驅(qū)群聾。
鳥飛竟力不得到,我嘗拿舟一抵其云峰。
攝衣步樓閣,矯首觀無窮。
齊州九點落眼底,岷峨西望滄溟蒙。
忽聞長風(fēng)破巨浪,芥蒂一洗平生胸。
山僧喜殊常,握手何從容。
杯擎陸羽水,茶泛玉川風(fēng)。
鶴庵散仙,恒齋老翁,把臂大笑聲融融。
天風(fēng)吹袂欲輕舉,白云縹緲將何從。
不知海外之三山,群仙之樂與此將異而或同。
迄今別去五六載,我舟又復(fù)來掀篷。
山靈偃蹇我倨傲,塵懷汩沒不得追前蹤。
風(fēng)帆一笑金山過,山頭日落飛冥鴻。
注釋參考
崩湍
激流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二》:“自縣以上,山深水急,枉渚崩湍,水陸徑絶。” 唐 武元衡 《桃源送友人》詩:“古驛荒橋平路盡,崩湍怪石小溪行。”
下瞰
俯視。 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渾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》:“有 西明寺 僧陷在賊中……教 泚 造攻城云梯,其高九十餘尺,上施板屋樓櫓,可以下瞰城中。”《宋史·趙鼎傳》:“ 荊 襄 左顧 川 陜 ,右控 湖湘 ,而下瞰 京洛 ,三國所必爭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游廬山日記》:“路宛轉(zhuǎn)峯罅,下瞰絶澗諸峯,在 鐵船峯 旁,俱從澗底矗聳直上?!?/p>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崛出
特出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銘》:“其后雄俊豪杰,往往崛出,自 戰(zhàn)國 及 漢 ,名臣繼踵?!?清 張裕釗 《書<藝文志>后》:“ 固 ( 班固 )之文,於 東漢 人最為崛出,而與 司馬遷 、 相如 、 劉向 、 揚雄 較,則不逮遠甚?!?/p>
潘景良名句,游金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