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韓愈《孟東野失子》
失子將何尤,吾將上尤天。女實主下人,與奪一何偏。
彼于女何有,乃令蕃且延。此獨何罪辜,生死旬日間。
上呼無時聞,滴地淚到泉。地祇為之悲,瑟縮久不安。
乃呼大靈龜,騎云款天門。問天主下人,薄厚胡不均。
天曰天地人,由來不相關(guān)。吾懸日與月,吾系星與辰。
日月相噬嚙,星辰踣而顛。吾不女之罪,知非女由因。
且物各有分,孰能使之然。有子與無子,禍福未可原。
魚子滿母腹,一一欲誰憐。細腰不自乳,舉族常孤鰥。
鴟梟啄母腦,母死子始翻。蝮蛇生子時,坼裂腸與肝。
好子雖云好,未還恩與勤。惡子不可說,鴟梟蝮蛇然。
有子且勿喜,無子固勿嘆。上圣不待教,賢聞?wù)Z而遷。
下愚聞?wù)Z惑,雖教無由悛。大靈頓頭受,即日以命還。
地祇謂大靈,女往告其人。東野夜得夢,有夫玄衣巾。
闖然入其戶,三稱天之言。再拜謝玄夫,收悲以歡忻。
注釋參考
日月相
舊時迷信以為肩胛上有紅痣為極貴之相,稱“日月相”。《南齊書·江祏傳》:“ 高宗 胛上有赤誌,常祕不傳, 祏 勸帝出以示人。 晉壽 太守 王洪范 罷任還,上袒示之,曰:‘人皆謂此是日月相。卿幸無泄言?!?/p>
噬嚙
(1).咬。 唐 柳宗元 《憎王孫文》:“雖羣不相善也。食相噬嚙,行無列,飲無序?!?宋 蘇洵 《上韓樞密書》:“蝮蝎終日而不螫,則噬嚙草木以致其毒。” 章炳麟 《五無論》:“獸類無一夫一婦之事,兩性相逐,天下為公,而以字尾之故,相噬嚙猶眾,何獨于人類而能外是?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老人眼里閃露出悲憤,嘴里含著痛苦,仿佛有什么在噬嚙著他的心?!?/p>
(2).喻侵蝕。 唐 韓愈 《孟東野失子》詩:“日月相噬嚙,星辰踣而顛。”
(3).喻迫害。 魯迅 《墳·論“費厄潑賴”應(yīng)該緩行》:“壞人靠著冰山,恣行無忌,一旦失足,忽而乞憐,而曾經(jīng)親見,或親受其噬嚙的老實人,乃忽以‘落水狗’視之,不但不打,甚至于還有哀矜之意?!?/p>
星辰
星辰 (xīngchén) 星的總稱 stars 日月星辰韓愈名句,孟東野失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