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寄鄭良佐》:
書生著書貪日課,文士賣文救窮餓。
青樓歌酒屬富兒,不意此名君乃荷。
風(fēng)波平地自誰始,一但從知百人和。
東魯男子舊修謹(jǐn),南郡諸生底逋播。
平安敢煩街吏報(bào),潔白長(zhǎng)賡楚人些。
流言不計(jì)兩曾參,機(jī)上慈親枉驚墮。
阮舍尤須辨南北,杜冠可無分小大。
寧知宋不笑登徒,或指宣尼作陽貨,璧亡誤使張儀去,兵利徒為少卿祝。
違從兄食只厚誣,償同舍金聊引過。
無黥可息劓可補(bǔ),未信白璧青蠅涴。
君不見吾孟公士所傾,亦有俗子驚人坐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公士
(1).在官之士;公家之士。《儀禮·鄉(xiāng)射禮》:“記大夫與,則公士為賔?!?鄭玄 注:“公士,在官之士?!薄抖Y記·玉藻》:“公士擯,則曰寡大夫,寡君之老。大夫有所往,必與公士為賓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公士擯者,謂正聘之時(shí)則用公家之士為擯?!?/p>
(2).公正之士?!盾髯印げ黄垺罚骸坝型ㄊ空?,有公士者……不下比以闇上,不上同以疾下,分爭(zhēng)於中,不以私害之,若是則可謂公士也。” 楊倞 注:“謂於事之中有分爭(zhēng)者,不以私害之,則可謂公正之士也。”
(3).武功爵名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時(shí) 秦 商鞅 變法,制訂二十等爵,用以獎(jiǎng)勵(lì)軍功,“公士”是其中最低者,僅高于士卒。 漢 同 秦 制。后代亦或沿用。《商君書·境內(nèi)》:“故爵公士也,就為上造也。”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爵:一級(jí)曰公士?!?顏師古 注:“言有爵命,異於士卒,故稱公士也?!薄侗笔贰の杭o(jì)三》:“秋七月癸丑,以皇太子立,詔賜人為父后者爵一級(jí),為公士;曾為吏屬者爵二級(jí),為上造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端拱元年》:“丙申,賜諸道高年百二十七人爵為公士。”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 公士不害 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俗子
俗子 (súzǐ) 俗人 mediocre person 凡夫俗子驚人
驚人 (jīngrén) 令人驚奇 surprising 他們的經(jīng)濟(jì)情況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改善陳造名句,寄鄭良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