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奇志,笑功名畫虎,文章刻鵠
出自宋代毛并《念奴嬌(次韻寄陸務觀、韓無咎)》:
少年奇志,笑功名畫虎,文章刻鵠。
永夜漫漫悲晝短,難挽蒼龍銜燭。
飛藿飄零,浮云遷變,過眼郵傳速。
昔人真意,眇然千載誰屬。
猶喜二子當年,諸公籍甚,賞云和孤竹。
翰墨流傳知幾許,遺響宮商相續(xù)。
夢里京華,不須驚嘆,春草年年綠。
赤霄歸去,更看奔電噴玉。
注釋參考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奇志
奇志 (qízhì) 不平凡的志向,實現(xiàn)遠大理想的強烈愿望 high aspirations文章
文章 (wénzhāng) 原指文辭,現(xiàn)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;essay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;writings 為文章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 每為文章。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;程序 thing;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刻鵠
(1).喻仿效前賢。 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》:“既而屠龍適就,刻鵠初成?!?宋 秦觀 《賀蘇禮部啟》:“嘆刻鵠之未成,念攀鴻而何敢?!?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詔聘太真》:“掩書俯幾憶平生,刻鵠初成,畫虎還成?!眳⒁姟?刻鵠類鶩 ”。
(2).謂弄巧成拙,適得其反。《西游記》第三七回:“倘被多官拿住,説我們欺邦滅國,問一款大逆之罪,困陷城中,卻不是畫虎刻鵠也?”參見“ 刻鵠類鶩 ”。
毛并名句,念奴嬌(次韻寄陸務觀、韓無咎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