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楊凌《奉酬韋滁州寄示》
淮揚為郡暇,坐惜流芳歇。散懷累榭風,清暑澄潭月。
陪燕辭三楚,戒途綿百越。非當遠別離,雅奏何由發(fā)。
注釋參考
三楚
(1). 戰(zhàn)國 楚 地疆域廣闊, 秦 漢 時分為 西楚 、 東楚 、 南楚 ,合稱 三楚 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芬?淮北 、 沛 、 陳 、 汝南 、 南郡 為 西楚 ; 彭城 以東, 東海 、 吳 、 廣陵 為 東楚 ; 衡山 、 九江 、 江南 、 豫章 、 長沙 為 南楚 ?!稘h書·高帝紀上》“ 羽 自立為 西楚 霸王 ”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《音義》,以 江陵 (即 南郡 )為 南楚 , 吳 為 東楚 , 彭城 為 西楚 。二說不同。后人詩文中多以泛指 長江 中游以南,今 湖南 湖北 一帶地區(qū)。 唐 李商隱 《過鄭廣文舊居》詩:“ 宋玉 平生恨有餘,遠循 三楚 吊 三閭 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八:“ 劉郎 豪氣今何在,應(yīng)是 九疑 三楚 ?!?孫中山 《挽劉道一》詩:“半壁東南 三楚 雄, 劉郎 死去霸圖空?!卑?, 劉道一 , 湖南 湘潭 人。
(2). 五代 時, 馬殷 據(jù) 長沙 , 周行逢 據(jù) 武陵 , 高季興 據(jù) 江陵 ,都在古 楚 地,亦稱 三楚 。見 宋 周羽翀 《三楚新錄》。
戒途
亦作“ 戒涂 ”。1.出發(fā),準備上路?!稌x書·文六王傳論》:“遂乃褫龍章於袞職,徒侯服於下藩,未及戒涂,終於憤恚,惜哉!”《周書·文帝紀上》:“自大都督臣 岳 歿后,臣頻奉詔還闕,秣馬戒途,志不俟旦?!?唐 張文琮 《昭君怨》詩:“戒途飛萬里,回首望 三秦 。” 明 宋濂 《送和贊善北歸》詩序:“蓋生逢有道之朝,皇上執(zhí)孝道以御天下,故 希文 朝有請而夕戒涂也?!?清 俞蛟 《潮嘉風月記·軼事》:“而生亦年至耳順矣,因束裝思歸,戒途有日?!?/p>
(2).戒備于途。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金玉蟾》:“時土匪未靖,行旅戒途?!?/p>
百越
百越 (bǎiyuè)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、浙、閩、粵各地,各部落各有名稱,而統(tǒng)稱百越,也叫百粵 Baiyue nationality 南取百越之地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楊凌名句,奉酬韋滁州寄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