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湯漢《觀魚亭》:
有亭翼然山之阿,源頭活水養(yǎng)魚多。
云山四面如畫圖,金梭上下光相摩。
池上木深陰翳地,池下荷生香撲鼻。
攜酒邀朋池上觀,圉圉洋洋真得意。
咄,東海鯉,南溟魚,自信時(shí)人莫淺窺,神靈豈是池中物。
變化成龍會(huì)有期,一朝烜赫雷聲壯。
翻身直透三層浪,揚(yáng)鬐鼓鬣橫千丈。
注釋參考
云山
(1).云和山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》詩:“云山離晻曖,花霧共依霏?!?唐 王昌齡 《過華陰》詩:“云起 太華山 ,云山共明滅?!?宋 蘇舜欽 《無錫惠山寺》詩:“云山相照翠會(huì)合,殿閣對起涼參差。”
(2).高聳入云之山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云山萬里兮歸路遐,疾風(fēng)千里兮揚(yáng)塵沙。” 唐 皇甫冉 《送王司直》詩:“西塞云山遠(yuǎn),東風(fēng)道路長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,又得數(shù)詩……又一首曰:‘咫尺樓窗夜見燈,云山似阻幾千層。’”
(3).遠(yuǎn)離塵世的地方。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蕭被侍中敦勸表》:“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,迎云山而揖 許由 ?!?胡之驥 注:“ 阮嗣宗 《勸晉王牋》曰:‘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?!?唐 元稹 《修龜山魚池示眾僧》詩:“云山莫厭看經(jīng)坐,便是浮生得道時(shí)?!?元 劉因 《贈(zèng)狂道士》詩:“得意云山是處過,逢人對酒即高歌?!?/p>
四面
四面 (sìmiàn) 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(gè)方面,泛指周圍 all around;on all four sides 四面受敵如畫
如畫 (rúhuà) 景色如繪畫一般美麗 picturesque 千里江山如畫,萬井笙歌不夜,扶路看遨頭。——宋· 張孝祥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桂林中秋》金梭
金制的梭。亦為梭的美稱。 唐 溫庭筠 《織錦詞》:“簇簌金梭萬縷紅,鴛鴦艷錦初成匹?!?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》卷五:“ 蔡州 丁氏 精於女工,每七夕禱以酒果,忽見流星墜筵中,明日瓜上得金梭,自是巧思益進(jìn)?!?清 朱彝尊 《一半兒·玉峰》套曲:“小鶯煙柳織金梭,古塔風(fēng)鈴響玉珂?!?/p>
上下
上下 (shàngxià) 高處和低處;上面和下面;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勝?!秾O子·謀攻》 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從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、優(yōu)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數(shù)量詞后,表示概數(shù);左右 about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稱衙門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這般炎熱,上下只得擔(dān)待一步!——《水滸傳》相摩
亦作“ 相靡 ”。亦作“ 相磨 ”。1.互相摩擦?!肚f子·馬蹄》:“夫馬,陸居則食草飲水,喜則交頸相靡?!?成玄英 疏:“靡,摩也?!薄段倪x·宋玉<高唐賦>》:“礫磥磥而相摩兮,巆震天之礚礚?!?李善 注:“相摩,言水急石流,自相摩礪,聲動(dòng)徹天?!?明 張居正 《答列卿毛介川書》:“今之士大夫,冠纓相摩,踵足相接,一時(shí)號(hào)為交游者,蓋不少矣?!?/p>
(2).互相切磋。 宋 蘇軾 《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》:“作詩反劍亦何謂,知君欲以詩相磨?!?梁啟超 《新民說》第十一節(jié):“夫羣治之進(jìn),非一人所能為也,相摩而遷善,相引而彌長?!?/p>
湯漢名句,觀魚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來電閃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