瓣香持謁三茅君,上清祠笈開瓊文
出自宋代林景熙《送橫舟真士游茅山》:
海鯢吹腥浪千尺,野渡橫舟人不識。
春風(fēng)未暖六經(jīng)灰。
閑抱黃庭煮白石。
緣章夜徹九虎關(guān),坐使業(yè)海生青蓮。
蟾蜍窟冷手自探,西湖一鶴梅花仙。
四時茫茫行大塊,君向何山飛羽佩。
雙袖攜云發(fā)天臺,孤竹騎龍窮地肺。
瓣香持謁三茅君,上清祠笈開瓊文。
注釋參考
瓣香
(1).佛教語。猶言一瓣香。 宋 陳若水 《沁園春·壽游侍郎》詞:“丹心在,尚瓣香歲歲,遙祝 堯 齡?!?清 計東 《再與宋牧仲書》:“乃於郡署旁廢圃中,西向設(shè)瓣香,流涕再拜而去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“昨日知老太太仙逝,謹(jǐn)備瓣香至靈前拜奠,稍盡微忱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》附錄二《庚子送灶即事》詩:“隻鷄膠牙糖,典衣供瓣香?!眳⒁姟?一瓣香 ”。
(2).師承;敬仰。 清 洪亮吉 《北江詩話》卷一:“近來 浙中 詩人,皆瓣香 厲鶚 《樊榭山房集》。” 胡適 《西游記考證》六:“盡登其詩入《山陽耆舊集》。擇其杰出者各體載一二首于此,以志瓣香之意云?!?/p>
(3).喻崇敬的心意。 郭沫若 《參觀劉胡蘭紀(jì)念館》詩:“五洲萬國佳兒女,海角天涯獻(xiàn)瓣香?!?/p>
三茅君
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,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、 茅衷 。據(jù)傳為 漢景帝 時 咸陽 人,先后隱 句曲山 (后名 三茅山 ,簡稱 茅山 ,在今 江蘇 句容縣 ),得道成仙, 太上老君 分別授為司命真君、定箓真君、保命仙君。世稱三 茅君 。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。見《茅山志》卷五。《梁書·處士傳·陶弘景》:“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……昔 漢 有 咸陽 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,故謂之 茅山 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序丹灶》:“自三 茅君 以 丹陽 歲歉,死者盈道,因取丹頭點銀為金,化鐵為銀,以救饑人,故后人以煅粉點銅者,名其法曰丹陽?!?清 趙翼 《茅山紀(jì)游》詩之三:“所以三 茅君 ,于焉吸清淑?!?/p>
上清
(1).上天;天空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“不能撠膠葛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膠葛,上清之氣也。” 唐 齊己 《賀雪》詩:“上清凝結(jié)下乾坤,為瑞為祥表致君?!?/p>
(2).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?!对企牌呋`》卷三:“其三清境者, 玉清 、 上清 、 太清 是也。亦名三天,其三天者, 清微天 、 禹餘天 、 大赤天 是也……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,即 禹餘天 也?!薄毒劳ㄑ浴れ宏枌m鐵樹鎮(zhèn)妖》:“ 蘭公 煉丹已成,舉家服之,老者髮白反黑,少者辟穀無飢,遠(yuǎn)近聞之,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?!?/p>
(3).用以指道觀或道長。 唐 白居易 《酬贈李煉師見招》詩:“幾年司諫直 承明 ,今日求真禮上清?!?明 朱權(quán) 《荊釵記·薦亡》:“特朝拜上清,仗此名香表志誠,亡妻滯水濱,愿神魂得上升?!?/p>
(4). 唐 柳珵 《上清傳》云,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,自知將敗,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,為之辯白, 上清 后果入宮,向 德宗 辯其誣。見《太平廣記》卷二七五引《異聞集》。后因以“上清”稱婢?!锻ㄑ拧しQ謂》:“婢亦謂之上清。 柳珵 《上清傳》, 溫公 《考異》引之……事雖不可信,然當(dāng)時稱婢為上清,亦常語也?!?/p>
瓊文
(1).美玉的文采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水上神女賦》:“石瓊文而翕赩,山龍鱗而炤爛?!?唐 歐陽詹 《福州送鄭楚材赴京》詩:“門承若蘭族,身藴如瓊文?!?/p>
(2).指道教經(jīng)籍。刻于玉板,故稱。 唐 皮日休 《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》詩:“曉案瓊文光洞壑,夜壇香氣惹杉松。” 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仙經(jīng)》:“瓊文、藻笈、琳篆、瑯函,皆指道書也?!?/p>
林景熙名句,送橫舟真士游茅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小小清理軟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