縹緲云扶千疊秀,空蒙翠滴兩州寒
出自宋代劉子翚《凝云堂詩次文賀州韻》:
君家遙借我家山,我亦時來一笑看。
縹緲云扶千疊秀,空蒙翠滴兩州寒。
已將老目供秋晚,未覺豪心怯酒闌。
文伯詩無飄泊嘆,盡將幽抱付遐觀。
注釋參考
縹緲
縹緲,縹乎,縹縹 (piāomiǎo,piāohū,piāopiāo) 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疊秀
重迭而秀出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四》:“ 河 水翼岸夾山,巍峯峻舉,羣山曡秀,重嶺干霄?!睍?,一本作“ 曡 ”。
空蒙
空濛 (kōngméng) 細(xì)雨迷茫的樣子 hazy;misty 空濛辨漁艇?!鸥Α稖勞槲髂吓_》 山色空濛翠滴
指樹葉上的水珠。 明 夏錫祚 《自紫蜺澗至旋螺頂》詩:“陰陰冷翠滴,竹色緑人面?!?/p>
劉子翚名句,凝云堂詩次文賀州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